歷代志下 10 | 謙卑服事勝驕傲統治 | Ps. Winnie Cheung | 喜悅Favor611晨禱 | 2025.10.15週三
歷代志下10章
Winnie 傳道15-10-25週三
題目:謙卑服事勝驕傲統治
引言
歷代志重點在聖殿裡祭司和利未人的敬拜,所羅門安排利未人和祭司按班之兵職,使聖殿充滿讚美和合一的時候,就能看見國家豐盛太平,列國都要來歸向神、連示巴女王來訪,也知道神愛以色列,立所羅門作王,賜他極其有智慧,使列國都歸向以色列。
但這章提到羅波安的驕傲和狂妄,年少氣盛裡,他想選擇跟隨神。而他卻沒有選擇聽老年人的心意,只看自己想看的、只聽自己想聽的,一意孤行,以致國家在他的統治下走向分裂。 而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也要作出選擇,他的選擇是分裂了以色列一去不回頭的。所以在領導決策上,驕傲與不聽良善的忠告導致王國分裂;但分裂仍在於上帝主權,神成就祂的審判與安排,而悔改與順服可避免流血衝突。我今天的題目:謙卑服事勝驕傲統治 分為三後
一.不滿苛政求改革v1-4
 v.1「羅波安往示劍去,因為以色列人都到了示劍,要立他作王,」示剑是亞伯拉罕離開本族本家後建立首個祭壇的地方,因此示劍與以色列家有很深厚的連結。這地方有雅各的井、有約瑟的墳墓,也是以最大支派法連支派的首都。                               	
 示劍位于以法莲支派境内、以巴路和基利心山之间的隘口,是以色列南北交通和东西交通的十字路口,也是约书亚临终前召聚以色列领袖与神立约的地方。过去,北方各支派来到南方大卫的首都希伯仑,承认他的王权請大衛作他們的王。现在,罗波安却要到北方的示剑会晤北方各支派的领袖,争取他们的支持.可见国家分裂的危机迫于眉睫,所罗门只有虚假的外表,表面繁荣昌盛. 
   v2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先前躲避所罗门王,逃往埃及,住在那里;他听见这事,就从埃及回来.                                                              
耶罗波安是以法蓮之派的,本來是服事所羅門王的。所羅門王看他是殷勤的少年,所以重用他,派他到以法連支派中進行管理,但他途中遇見一位先知亞希雅(參v.15),亞希雅做了一個先知性行動,把一件衣服分成十二塊布,並告訴耶羅波安會取得十塊布,就是十個支派,並且說,如果他繼續聽神的話,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神會祝福他正如祝福大衛家一樣。但耶羅波安卻與羅波安一樣心高氣傲,結果肉體、世界的靈進到他裡面,做了很多事情都是憑眼見。雖然神在耶羅波安身上有心意,他卻起來背叛所羅門王,因此招來所羅門王的追殺而逃往埃及。耶羅波安此時再次出現,是因為以色列人請他來見羅波安,已經看見出現分裂的痕跡,以色列人想立自己的王!
· v3以色列人打发人去请他,他就和以色列众人来见罗波安,对他說v4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做苦工,现在求你使我们做的苦工负的重轭轻松些,我们就事奉你。」
· 耶罗波安深得北方各支派的民心,虽然住在埃及,也有以色列人打发人去请他,作为谈判的代表。
· 百姓在建造圣殿时,是在安息中建造,每年轮流三个月上山伐木,结果「都心中喜乐」。而所罗门使百姓「负重轭,做苦工,并不是为了建造圣殿,而是为了建造他「所愿建造的」各种工程。过去,神立大卫为王,使他牧养神的百姓,大衛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而所罗门得着了神所赐的智慧,却不再寻求神的旨意,而是陶醉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建造中,结果是偏离神、奴役神的百姓,失去了百姓的拥戴。因此,国度的分裂虽然是在罗波安的时代发生的,但根源却在所罗门。
· 以色列人在示劍聚集要立耶罗波安為首,向年輕的王提出減輕轄制的請求,「我们就事奉你」,是一句客气的威胁,意思是罗波安若不改变政策,北方各支派就拒绝支持新王。
二. 兩種忠告與王的選擇v5-10
v5罗波安对他们说:『第三日再来见我吧!民就去了。
 v6罗波安之父所罗门在世的日子,有侍立在他面前的老年人,罗波安王和他们商议说:你们给我出个什么主意,我好回复这民。v7老年人对他说:王若恩待这民,使他们喜悦,用好话回复他们,他们就永远作王的仆人。』長者的智慧勸告:順從民意、
  以恩慈回應垂他們所求,必得民心.但他們沒有求問神.用人的智慧來回答.
 v8王却不用老年人给他出的主意,就和那些与他一同长大、在他面前侍立的少年人商议,                                                           
v9说:这民对我说:“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求你使我们轻松些”
  	你们给我出个什么主意,我好回复他们。                               	
v10那同他长大的少年人说:这民对王说:“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求你使我们轻松些”;王要对他们如此说:“我的小拇指比我父亲的腰还粗;「少年人」是与他「一同长大」的,也不会太年轻。但他们是朝中的新贵,他們出的主意,也像「少年人」那样狂妄幼稚,因为他们很了解罗波安的性情,能投其所好、提出合他心意的主意。 年輕入回答:以嚴酷方法壓制示威之民,展現出王的權力.王選擇年輕人的建意,並用刻薄的話回答,導致群眾憤然離去.一個合神心意的君王,应当以「仆人」的态度服事神的百姓,在神的国度里,「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因此作為權柄者,要能辨識智慧與愚昧的對比;成為一個懂得判斷的領導,求神賜權柄者有屬天的智慧。
三.錯誤決定與不同反應v11-19
1.王的回應v11-15
[v11我父亲使你们负重轭,我必使你们负更重的轭;我父亲用鞭子责打你们,我要用蝎子鞭责打你们。] 蝎子鞭」指鞭头装有铁刺的皮鞭,比喻用更严厉的手段来建立王的权威。
v12耶罗波安和众百姓遵着罗波安王所说:你们第三日再来见我』的那话,第三日他们果然来了。
v13罗波安王用严厉的话回复他们,不用老年人所出的主意,v14照着少年人所出的主意对他们说:『我父亲使你们负重轭,我必使你们负更重的轭;我父亲用鞭子责打你们,我要用蝎子鞭责打你们。」
第三天耶羅波安和百姓來見罗波安王.羅波安新作王,他怕北面的支派吃軟怕硬,新官上場三把;所以照着少年人所出的主意來回答他們.他父親所罗门作王后,倚靠自己的智慧,不求问神的心意,留下了坏榜样给罗波安,同样他作事也是与人商议,却不去寻求神;
v15王不肯依从百姓;这事乃出于神,为要应验耶和华借示罗人亚希雅对尼八儿子耶罗波安所说的话。
 他只注意要不要「依从百姓」,却没有专心顺从耶和华 , 神允许这些事情发生,并且早已借着先知亚希雅发出了预言  .             
羅波安沒有跟隨神,他已撤去神的保護,無論他選那一個決定,都不會得到祝福!
2.民的反應v   16-17   
 v16以色列众民见王不依从他们,就对王说:我们与大卫有什么分儿呢?与耶西的儿子并没有关涉!以色列人哪,各回各家去吧!大卫家啊,自己顾自己吧!于是,以色列众人都回自己家里去了。                       
北方各支派说「我们与大卫有什么分儿呢?与耶西的儿子并没有关涉」,正是五十多年前示巴煽动叛乱时所说的:「我们与大卫无分,与耶西的儿子无涉」。從這些話中看出是撒但在背后的詭計,使百姓与大卫之约无分,基督是大衛的子孫.百姓若與大衛無分就是與基督無份了.以色列十支派離去,立耶羅波安為王,北國分列.因為耶羅波安靠自己去成就神人對他所說的話,沒有等候神帶領,選擇了悖逆神、悖逆大衛家,帶領十個支派進入拜偶像的罪中,只因他內裡有恐懼,想靠自己成就預言,卻沒有等候神的時間!
 v17惟独住在犹大城邑的以色列人,罗波安仍作他们的王。」
惟独住在犹大城邑的以色列人仍然依靠神,讓罗波安仍作他们的王。驕傲的決策成為政治,宗教裂痕,作決策定要小心.領袖犯錯應有悔改與調整,聽從神的命令可減少傷害.
3.神的回應v18-19
v18罗波安王差遣掌管服苦之人的哈多兰往以色列人那里去,以色列人就用石头打死他。罗波安王急忙上车,逃回耶路撒冷去了。
 用強權高壓百姓,結果慘淡收場.哈多蘭被石頭打死.因着人的软弱,使国度分裂了。虽然以色列人被称为神的百姓,但他們的見証已殘缺不全,悖逆.殺人,王逃跑,看不到他們去求問神,全靠自已,離開神越來越遠.十個支派都隨從別神.
 v19这样,以色列人背叛大卫家,直到今日。「今日」是指以色列人被巴比倫擄去七十年,在波斯馬代的時候回歸,再次重建聖殿,直到今日。由此可見我們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神對百姓有祂的心意,但我們的選擇卻在我們的手中。有些事情我們在心中已做了決定,隨之實行出來,卻說是神的心意。神就任憑他.
人心與政治的決定,使以色列分裂,也是對所羅門罪惡的審判,神藉人的失敗成就祂的計畫.人把神国度成為人国度時、神的荣耀被人窃取、神的仆人偏离真理时,教會就被拆毁成為有名无实的国度,要回到大卫之约聽誰的話?領導者的選擇決定國家的命運。 今天很多教會有分裂.其實当教会陷入内部有危机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反省:这是否也是「出于神」?教会的元首是世界,還是屬基督?
檢視教會:
在作重要決策時,有否先求問神,是否聽從真的良言,或是為了面子或權力,講出傷人的話呢?
檢視個人:當看到分裂時,記得尋求神、聽從合乎聖經的勸戒,並留心神的作為與神的話語。例:聖馬太分裂.跟隨神,不跟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