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下 18 |「恰巧」- 神在掌權 | Ps. Winnie Law | 喜悅Favor611晨禱 | 2025.10.29 週三
歷代志下18章
Ps. Winnie Law 2025.10.29週三
題目:「恰巧」- 神在掌權
一、錯誤的結盟v1-3
二、先知的預言v4-27
三、神話的應驗v28-34
前言:
經文講到南北國的兩個王,一個是好王,另一個是惡王,聖經對以色列諸王的評價,是看他們是否帶領百姓事奉耶和華,而不是以他們的才幹能力、戰功政績而定。
上一章提到南國的約沙法王:
(17:6) 他高興遵行耶和華的道,就是他祖大衛初行的道,不尋求巴力,並且從猶大除掉一切邱壇和木偶,把神的律法教導百姓。
耶和華與約沙法同在,堅定他的國,使他大有尊榮資財,並使四圍的列國都甚恐懼,不敢与他爭戰,他是個好王。
相反,北國的亞哈王是所有以色列諸王中最惡劣的。
亞哈不單犯了耶羅波安所犯的罪,拜金牛犢,還娶了外邦女子耶洗別為妻,拜巴力和亞舍拉,領導以色列的百姓陷入罪中。
他曾親眼看見以利亞在迦密山上彰顯神的大能後,仍不知悔改。
亞哈惹耶和華神的怒氣,比他以前的以色列諸王更甚。
「從來沒有像亞哈的,因他自賣,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王上 21:25)
這章開始就說到這兩個王結盟。
一、錯誤的結盟v1-3
1 約沙法大有尊榮資財,就與亞哈結親。
約沙法的兒子娶了亞哈,即是耶洗別的女兒。
國家之間的「和親」在古代非常盛行,中國歷史都有将公主嫁去某個藩國,以取得兩國之間的和平。
約沙法大有尊榮資財,可能想以自己的影響力去幫助北國一起尋求神。
但在結親這事上卻沒有求問神,結果日後為猶大國帶來極大的禍患。
2 過了幾年,他下到撒馬利亞去見亞哈。亞哈為他和跟從他的人宰了許多牛羊,勸他與自己同去攻取基列的拉末。
3 以色列王亞哈問猶大王約沙法說:「你肯同我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嗎?」 他回答說:「你我不分彼此,我的民與你的民一樣,必與你同去爭戰。」
既有姻親關係,彼此就更親近,幾年後,约沙法「下」到撒馬利亞去見亞哈,亞哈就宰了許多牛羊,設擺筵席款待他和跟從的人,「勸」他一起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勸」=引誘,豐盛款待的目的,是讓他吃得飽足開心便應允要求。
為何亞哈王要攻打基列的拉末呢?
亞蘭人不断与以色列爭戰,列王紀上21章記載:亞蘭王便哈達率領大軍攻打以色列,當時情勢懸殊,亞蘭人滿了地面,以色列人卻好像兩小群山羊羔。
神透過神人告訴亞哈王說:「我必把這一大群人交在你手裡。」
結果亞蘭人真的被打敗,亞蘭王便哈達向亞哈王求饒,表示願意歸還從前奪去的城邑,但實際上沒有交還。
拉未是一個非常具備戰略價值的地方,距離耶路撒冷只有四十公里,所以亞哈邀請約沙法一起攻打。
但約沙法沒有求問神,便答應:「你我不分彼此,我的民与你的民一樣,必与你同去爭戰。」
敬虔的约沙法怎會与敵擋神的亞哈一樣呢!他下到撒馬利亞去見亞哈,「下」=沉下去,可見約沙法去見亞哈,是他的屬靈光景低沉下去,價值觀都朝亞哈走去。
這提醒我們,結盟的对象很重要。
例如:跟不屬神的人合作做生意,对方可能為利益走灰色地帶,或挺而走險,我們知道這是不對的,但跟對方綁在一起,要同夥去做嗎?
我們是屬神的,若跟不適當的人結盟,容易跟隨世界的價值觀,要小心在屬靈光景的高處向下走,所以要謹慎選擇認真跟随神的人。
二、先知的預言v4-27
約沙法畢竟是個敬虔的人,這時他要尋求神的指引,所以他对亞哈說:「請你先求問耶和華。」(v4)
亞哈就招聚了四百名先知,但這裡沒有說是耶和華的先知。其實,當時亞哈的周圍都有很多巴力和亞舍拉的先知,他們當然就是說王喜歡聽的話:「可以上去,因為主必將那城交在王的手裡。」(v5)
雖然四百人都說同樣的話,但約沙法還是要找耶和華的先知,是有耶和華的靈感動的先知,於是他再問:“這裡不是還有耶和華的先知,我們可以求問他嗎?”(v6)
亞哈王說:「還有一個人,是音拉的兒子米該雅。我們可以托他求問耶和華,只是我恨他;因為他指著我所說的預言,不說吉語,常說凶言。」(v7)
「吉語」是亞哈想聽到的答案,「凶言」是跟他心願相反的答案,他不想聽,因為他無法接受和面對那些不是他心中所想的答案。
因為先知米該雅不会迎合他、說討好他的話,所以,亞哈不喜歡米該雅,不想聽他說話。
我們会否像亞哈只喜歡聽好話?对於真實的話就掩耳不聽?
「忠心逆言」,人總是喜歡聽自己想聽的話,稱讚、恭維、抬舉,或附和認同自己的話。
其實,有時候不好聽的話是对我們有益的。
因為神不是聖誕老人,我們要甚麼就有甚麼,總是滿足我們的心意,祂掌管一切,知道甚麼对我們最好,所以是我們跟隨神的話去做。
求主幫助我們調正自己的心態,肯謙卑受教,接受忠告的言語。
亞哈差人把米該雅召來,兩個王就隆重地穿著朝服坐在撒馬利亞城門前的空地上,所有先知都在他們面前說預言:「可以上基列的拉末去,必然得勝,因為耶和華必將那城交在王的手中。」
基拿拿的兒子西底家造了兩個鐵角說:「耶和華如此說:『你要用這角牴觸亞蘭人,直到將他們滅盡。』」
v12 為了讓亞哈聽到吉言,那去召米該雅的使者對米該雅說:“眾先知一口同音地都向王說吉言,你不如與他們說一樣的話,也說吉言。”
處於這樣的環境,你有勇氣一個人唱反調嗎?抑或隨夥而行比較容易呢?
但米該雅不畏強權,更起誓說会堅持說出神的話:「我指着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的神說甚麼,我就說甚麼!」(v13)
米該雅果然說出与那大群先知相反的話:「我看見以色列眾民散在山上,如同沒有牧人的羊群一般。耶和華說:這民沒有主人,他們可以平平安安地各歸各家去。」(v16)
以色列民沒有主人,說明以色列王將要在戰爭中死亡,亞哈當然非常生氣。
但是米該雅更進一步,指出這件事後面的屬靈爭戰,而且揭穿那些所謂先知的領受:
“現在耶和華使謊言的靈入了你這些先知的口,並且耶和華已經命定降禍與你。”
謊言的靈進入那些先知的口,引誘亞哈上戰場上陣亡,是神定意降禍於他。
先前拿著鐵角說肯定会打勝仗的西底家前來打米該雅的臉說:「耶和華的靈從哪裏離開我與你說話呢?」
米該雅說:「你進嚴密的屋子藏躲的那日,就必看見了。」
「進嚴密的屋子藏躲的那日」即是我軍敗亡,敵人攻擊之日。
亞哈不信米該雅的話,命人把他下在監裏,使他受苦,吃不飽喝不足,說:「等候我平平安安地回來。」
27 米該雅說:「你若能平安回來,那就是耶和華沒有藉我說這話了。」又說:「眾民哪,你們都要聽!」
可是沒有人聽他!
三、神話的應驗v28-34
這兩個王上了戰場,亞哈自己卻換了裝不穿王服,讓敵人看不到他。
結果亞蘭的車兵以為穿著王服的約沙法是亞哈,不断追趕他,約沙法向耶和華呼求時,耶和華就幫助他,並感動追兵離開。
在預言中並沒有說約沙法會死,果然他沒有死去。約沙法雖然敬虔,但是沒有堅持原則,糊裡糊塗被亞哈鼓動,但神拯救了他。
33 有一人隨便開弓,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縫裏。王對趕車的說:「我受了重傷,你轉過車來,拉我出陣吧!」
34 那日,陣勢越戰越猛,以色列王勉強站在車上抵擋亞蘭人,直到晚上。約在日落的時候,王就死了。
v33 亞哈以為沒有穿王服,可以避免敵人的追殺,但竟然有一人隨便開弓,恰巧射入他的衣服甲縫裡,使他受了重傷。
我們可以看見這絕對不是恰巧,而是因為便哈達的緣故,神早已預言要取亞哈的命。
應驗了先知米該雅的話,亞哈会陣亡,以色列的羊會失去牧羊人,並且他的血留在戰車上被狗舔。
結語:
亞哈不聽預言,而且愚蠢地想要靠換軍裝的辦法保全自己,最終陣亡。在這一切之後,明明白白都是神的安排,神的旨意在運行。
這同時也是給各位擁有先知恩賜的弟兄姊妹一個提醒:我們到底是耶和華的先知呢?還是只是先知?
所以在先知的服事裡,我們要單純,真的看見什麼就說什麼;當然在教會裡有教導,先知服事是要造就、安慰、勸勉,我們在此範圍裡按著神讓我們的看見去發預言,來幫助弟兄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