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 15 | 靠基督復活的大能承受神國 | Ps. Queena | 喜悅Favor611晨禱 | 2025.08.28 週四
哥林多前書 15章
Queena 2025-08-28週四
題目:靠基督復活的大能承受神國
一、 基督復活的真實和重要; v1-11
二、 死人復活的確信; v12-34
三、 復活身體的奧秘與神的榮耀 v35-58
引言:哥林多前書15章的重要性與主題
哥林多前書15章是該書信中最長的一章(58節),也是保羅所有書信中最重要、最卓越、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它同時被視為新約聖經中最偉大、最難懂的章節。
主要討論的主題是復活。
背景:保羅寫信是為了回應哥林多教會對死人復活的質疑和錯誤觀念。
部分信徒受希臘二元論影響,不相信肉體復活,只相信靈魂升天。
這種疑惑會動搖他們信仰的根本並影響他們的得救。
保羅強調先前所傳福音的真實性與重要性,澄清基督復活的真理及其對我們的影響。
Janice同工分享經文亮光 (19, 32, 58節):
哥林多前書15:19:「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比眾人更可憐了。」
若只為今生(如家庭、兒女、夫妻、經濟問題)靠基督得勝,這遠遠不夠。
哥林多前書15:32:「若死人不復活,我們就吃吃喝喝罷!因為明天要死了。」
若沒有復活,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歸零,沒有長遠的盼望。
哥林多前書15:58:「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
因為我們有復活的生命,保羅鼓勵我們堅固不搖動,要竭力多做主工,因為這一切都有價值與意義,將來在復活時會帶來不同的身體。
Queena 分享:
我們的盼望是復活的大能,使我們能進入神的國,擁有永恆的盼望。
一、基督復活的真實和重要 (1-11節)
1. 福音的核心與根基 (1-3節)
o 保羅所傳的福音是哥林多教會得救的關鍵。
o 最重要、最核心的真理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
o 聖經在此指舊約,預言了基督的受死與復活。
o 耶穌的死、埋葬、復活是歷史事實,空墳墓是重要的歷史證據。
2. 眾多見證人 (4-8節)
o 耶穌復活後向多人顯現,證明其真實性:
§ 首先向**磯法(彼得)**顯現。
§ 然後向十二使徒顯現。
§ 後向五百多位弟兄顯現,大部分人在保羅寫信時仍在世,可供查證。
§ 隨後向**雅各(耶穌的弟弟)**顯現。
§ 又向眾使徒顯現。
§ 最後,向保羅顯現,改變了他的生命。
3. 復活大能對保羅生命的改變 (9-11節)
o 保羅曾逼迫神的教會和耶穌的門徒。
o 親眼看見復活的主後,他蒙神大用,成為使徒。
o 他深深感受到是蒙了神的恩典,謙卑自稱使徒中最小的。
o 他願意用愛回應神,比眾使徒格外勞苦,付出更多代價服侍。
o 一切事奉的成就都是出於神的恩典與同在,榮耀應歸給神。
o 保羅的生命是努力證明耶穌基督復活是真實的,且這復活的大能可以改變、翻轉我們的生命,將我們從罪人中拯救出來,並靠神恩典服侍。
提醒:愿我們效法保羅,服事神的時候,應當放下自己,一生忠心事奉,讓人看見的是神的偉大,而不是我們自己的了不起。
二、死人復活的確性 (12-34節)
1. 基督的復活是信仰的根基 (12-19節)
o 15:12:「既然基督是從死裡復活了,怎麼在你們中間,有人說沒有死人復活的事呢?」
§ 基督是生命的源頭,祂戰勝死亡,我們就能靠祂復活。
o 15:13-14:「若沒有死人復活的事,基督也就沒有復活了。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
§ 如果基督沒有復活,福音就沒有能力,我們仍在罪中和軟弱中,無法改變。
§ 但耶穌復活戰勝死亡的權勢,對基督徒而言,死亡不再是終點。
§ 所有屬基督的人都將復活,這福音是有能力的,能改變生命。
2. 基督是初熟的果子 (20-28節)
o 15:20:「但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
o 保羅以農夫的比喻論證耶穌的復活。
o 初熟的果子意味著後面還會有很多同品質的果子。
o 基督的復活代表信徒也將一同復活。
o 死亡因亞當而來,死人復活也因基督而來。眾人在亞當裡死,照樣在基督裡復活。
o 復活有次序:基督(初熟的果子)在前,屬基督的在基督再來時復活。
o 最終,基督要毀滅一切執政、掌權、有能的,把國交給神,我們屬基督的與耶穌基督一同做萬有之首。這是我們的盼望,是復活大能的彰顯。
3. 回應質疑:為死人施洗的矛盾 (29-34節)
o 15:29:「不然,那些為死人受洗的,是甚麼意思?若死人總不復活,因何為他們受洗呢?」
o 哥林多教會存在為死去未受洗之人施洗的特殊做法,因他們看重洗禮,認為其關乎救恩,且與基督同死、同埋葬、同復活。
o 保羅質疑:若不信死人復活,為何還要強調洗禮,甚至為死人施洗?這不是自相矛盾嗎?因為洗禮本身就預表復活。
o 保羅藉此再次論證耶穌基督的復活和死人必將復活的真理。
三、復活身體的奧秘與神的榮耀(35-58節)
死人怎樣復活?復活之後是怎樣的?
復活的身體是全新的,而非舊體 (35-41節)
o 保羅提出問題:「死人怎樣復活?帶著甚麼身體來呢?」(15:35)。
o 他提醒那些「無知」的人 (指對神和信仰的無知):所種的若不死,就不能生 (15:36)。
o 復活的身體不是舊身體的延續,而是從死亡中一個徹底的、全新的改變。
o 麥子比喻:麥子必須死在土裡才能長出完全不同的新個體。
o 對基督徒而言,老我必須死掉,才能有新生命的開始。復活是一個全新的轉變。
2. 新舊身體的本質區別 (42-44節)
o 舊的身體(所種的):
§ 會朽壞(因罪的代價是死)。
§ 是羞辱的。
§ 是軟弱的。
§ 是屬血氣的。
o 新的身體(復活的):
§ 是不朽壞的(在神的國度裡,永恆的)。
§ 是榮耀的。
§ 是強壯的。
§ 是屬靈的。
o 這顯示了新舊身體在本質上的完全不同,是一個徹底的改變。死是為了更好的復活。
3. 生命秩序:亞當與基督 (45-49節)
o 首先是亞當成了有靈的活人。
o 末後的基督成了叫人活的靈。
o 屬血氣的在先,屬靈的在後。
o 第一個出於地(亞當),第二個出於天(基督)。
o 提醒:我們不要只看重今生的軀體,要有將來榮耀、不朽壞的盼望。
o 基督徒都要復活,不應停留在今生,而要有永恆的盼望。
4. 變化的奧秘與戰勝死亡 (50-58節)
o 15:50:「弟兄們,我告訴你們說,血肉之體不能承受神的國,必朽壞的不能承受不朽壞的。」
§ 我們的老我、舊身體無法進入神不朽壞的國度。
§ 需要一個新的、適合神國度的身體:不朽壞、榮耀、強壯、屬靈。
o 15:51:「我如今把一件奧祕的事告訴你們: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
§ 「睡覺」指去世,「我們」指教會/基督徒。
§ 重要的在於改變,這改變發生在一剎那之間,在號筒末次吹響時。
§ 屆時,已死的聖徒將復活成為不朽壞的身體,活著的聖徒也要改變。
§ 復活後的身體將不再死去,這是基督徒極大的盼望,得以真正不死。
o 15:54-57:死亡被得勝吞滅了。
§ 應驗以賽亞書25:8:「他已經吞滅死亡直到永遠。」不再有哀傷、羞辱和罪孽。
§ 保羅向死亡挑戰:「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
§ 耶穌基督復活,戰勝了死亡的權勢,死亡對信徒已沒有任何權勢。
§ 死的毒鉤是罪,罪的權勢是律法。人死是因罪的工價,律法是讓我們知罪的,使我們知道離神的標準甚遠。
§ 我們得救完全出於神的憐憫和恩典。耶穌死在十字架上,復活后打破死亡權勢,意味著我們的罪被除滅,死亡權勢離開我們。
§ 死亡在基督徒身上的工作已結束,因為我們將有榮耀的復活身體。
結論:堅固不搖動,竭力做主工 (58節)
保羅勉勵我們:帶著復活的盼望,要在信仰上站得穩、不質疑主耶穌的復活,因這是信仰的根基。
我們應常常竭力多做主工。
保羅因親眼看見復活的主,願意付上一切代價,為主勞苦。
若將我們的勞苦、代價投入世上都屬徒然,因身體會朽壞,一切歸於無有。
但我們為主做的一切,無論大小,都會在永恆中被紀念,得主的獎賞。
對人的關心、問候、代禱、奉獻、付出、為人多走幾里路。
在牧養、工作、服事上的忠心。
為神的國度忍耐,為和睦道歉,受委屈不計較,放下自己為別人得益。
耶穌是我們的榜樣,祂走進苦路正是為了得到不朽壞的獎賞。
禱告:
弟兄姐妹們,今天我們在面對困難甚至死亡時,不要灰心,不要放棄,我們要相信主耶穌是復活的主,祂的能力能帶來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