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 7 | 懷著敬畏的心成為聖潔 | Ps. Hannah | 喜悅Favor611晨禱 | 2025.09.11週四
哥林多後書 7章
Ps. Hannah 2025-09-11週四
題目:懷著敬畏神的心達成聖潔
一、 追求聖潔 進入應許(7:1)
二、 教會悔改 心得安慰 (7:2-16)
從第一章到第六章使徒保羅一直都在講他自己的服事和他在服事上所付的代價。保羅立志活出神僕人身份,他知道自己任何行為都代表基督。他決定放下自己榮辱,不要叫人與神有防礙。他對人對神都是誠實無偽的,面對每個逼迫、誹謗,他都選擇放下自己、忍耐,用信心、愛心跟隨真理。
神在前章应许说,只要我们与世人分别出来,祂便与我们有实际的父子之情,这是何等荣耀的应许!为此我们自然要除去全人一切的污秽,得以完全成圣,才能与这应许相配。
一、 追求聖潔 進入應許(7:1)
今天的第一節是緊接著昨天的經文:“所以各位蒙愛的人哪,我們既然擁有這些應許,就讓我們潔淨自己,除去肉體和靈魂的一切污穢,懷著敬畏神的心來達成聖潔。”
“這些應許”指的是什麼應許呢?就是第六章 16 -18 節說的“我將要做他們的神”,「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 神應許要住在我們當中,所以祂說:「我就收納你們。」(6:17b) 祂要做我們的神和父,我們要作祂的子民和兒女。這是神極大的應許,無論我們有多污穢,祂都收納我們。我們不再被黑暗權勢擄去,卻是成為祂的兒女,擁有祂的特質。這是恩典,也是神給我們的應許。我們要進入這個應許,就要潔淨自己。潔淨自己不是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我們要配合神,讓聖靈提醒我們,因爲是聖靈使我們成聖, 讓我們可以敬畏神,追求聖潔。神既有這等應許, 聖靈必然會藉著在我們裡面和外面的工作,不斷改變我們,使我們的思想言行與神兒女的地位相稱,逐漸達到全然成聖的地步。生命必然會結出「成聖的果子」(羅六22)。
二、 教會悔改 心得安慰 (7:2-16)
在這章我們看到一個很高興的消息,看到哥林多教會悔改了,讓保羅得著安慰,即使他受苦,心中仍然滿有喜樂。
第2節開始,保羅繼續第六章11-13的話題,重新要求哥林多人向他們的使徒敞開心胸。
第三、四節回顧說:“我說這話,不是要定你們的罪。我已經說過,你們常在我們心裡,情願與你們同生同死。 我大大地放膽,向你們說話。”
由於交流不方便,容易產生誤解,保羅就差遣另一個同工提多去哥林多實地考察。提多回來的時候,和保羅碰面是在馬其頓,當時他有其他不少煩惱的事情,也就是第五節說的:“身體也不得安寧,周圍遭患難,外有爭戰,內有懼怕” 。這時候提多從哥林多帶來的好消息,可謂雪中送炭。
保羅在馬其頓等待提多時外有爭戰內有懼怕,心裡不好過, 並非一帆風順才能印證我們是蒙神差遣的「神的用人」(六4),「周圍遭患難」(5節)更是十字架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功課。 但我們的苦難若是因事奉神、建造教會而有的,神必然負責介入。
神的恩典與憐悯顯在哥林多教會裡,使教會得以長進,就使神的用人得著「安慰」。 提多平安地回來,又從哥林多信徒帶回了教會長進的好消息,使保羅得了「安慰」。 保羅有心情消沉的時刻,何況我們呢? 我們都需要從神而來的安慰.
哥林多教會不但聽了保羅的勸勉,且反過來安慰提多,第六、七節“但那安慰喪氣之人的神,藉著提多來安慰了我們。不但藉著他來,也藉著他從你們所得的安慰,安慰了我們。因他把你們的想念、哀慟和向我的熱心,都告訴了我,叫我更加歡喜。” 當時保羅到處都被追殺和經歷苦難,卻因爲提多帶來哥林多教會的好消息,他們也很想念保羅,讓保羅十分安慰和喜樂,因爲他服事的果效沒有失去,他所努力的就是要得著這群人。
第八節他反思說:“我先前寫信叫你們憂愁,我後來雖然懊悔,如今卻不懊悔,因我知道那信叫你們憂愁,不過是暫時的。”保羅在那封信送出去之後,心裡不安,有點「懊悔」寫那封信; 但如今從提多得知,「那信叫你們憂愁不過是暫時的」,保羅前面的書信比較嚴厲,但是最終都起了正面作用,因為嚴厲的話語使得哥林多教會憂愁和悔改,最終走上正路。
【林后七9】「如今我歡喜,不是因你們憂愁,是因你們從憂愁中生出懊悔來。 你們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凡事就不至於因我們受虧損了。」
保羅的歡喜與安慰,是因為他們「從憂愁中生出懊悔來」,教會迴轉到神的心意中,「懊悔」指心思意念的轉變,願意改變行為。「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就是在神面前憂愁而悔改,
【林后七10】「因為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 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
我們對肢體的責備,若只是叫人「憂愁」,卻不能叫人「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沒有把人帶回到神面前,不管道理再正確,也不是出於神,而是出於肉體。 這樣的責備沒有經過十字架的死,所以不能供應生命,只會「叫人死」。
「沒有後悔的懊悔」,如大衛,不但有後悔,而且有心思意念的轉變,願意脫離人的愚昧,迴轉歸向神,神必不輕看「憂傷痛悔的心」(詩五十一17),所以能「以致得救」、「沒有後悔」。
“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什麼是“世俗的憂愁”?是憂傷但是沒有悔改的情況。這也是擺在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面前的一個困難:憂愁現狀,但沒有悔改。怎麼解決呢?只有靠神,如猶大,只是有後悔,卻沒有迴轉歸向神,所以結果落在屬靈的死亡中。
【林后七11】「你看,你們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從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訴、自恨、恐懼、想念、熱心、責罰(或譯:自責)。 在這一切事上,你們都表明自己是潔凈的。」
「依著神的意思憂愁」能使我們的肉體被對付、裡面被潔淨,事奉更加殷勤、熱心,而不是叫人灰心、沮喪、自暴自棄。 我們可以從憂愁之後的結果,辨明一個人是否「依著神的意思憂愁」。
哥林多教會的人聽到了保羅尖銳的批評後,也許剛開始有不舒服或者憂傷,但他們沒有因此產生對抗情緒,也沒有陷在這種情況裡面無法自拔。靠著神的恩典,他們爆發了更大的熱情,不但徹底改正,而且反過來顧念保羅和提多,讓二人得了極大的安慰。(第 13 節)
【林后七14】「我若對提多誇獎了你們什麼,也覺得沒有慚愧; 因我對提多誇獎你們的話成了真的,正如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也都是真的。」
【林后七15】「並且提多想起你們眾人的順服,是怎樣恐懼戰兢地接待他,他愛你們的心腸就越發熱了。」
【林后七16】「我如今歡喜,能在凡事上為你們放心。」
哥林多教會給保羅製造了很大的難處,但保羅仍能「誇獎」(14節)他們。 因為不管弟兄有多軟弱,保羅總是能從肢體身上看到基督的成分。 要建造教會,應該造就多於責備,鼓勵多於批評; 多看別人身上的新人,警惕自己身上的舊人.
「在凡事上為你們放心」(16節),表明保羅相信哥林多信徒因著這些難處已經掌握了屬靈的原則,今後雖然可能還會有軟弱,但也必然從軟弱失敗中迴轉。 神允許我們經歷軟弱、失敗、難處,就是要叫我們能「依著神的意思憂愁」(11節),因此認識自己的肉體、對付自己的肉體(11節),學到屬靈的原則,生命有所成長.
真正的悔改是神所期望的。当信徒依着神的意思忧愁时,悔改会带来新的生命,洁净自己,除去身心灵的污秽,并且敬畏神,在生活上成圣,以配合神所赐的父子关系。
我們一起禱告:在每一件具體的事情上除去污穢,不以血氣出發,不虧負,不損害,不定罪。我們因聽到批評而憂傷的時候,也求神保守我們不陷入情緒之中,能有從神而來的熱情和渴望,及時悔改得救。感謝神今天的提醒,禱告奉主耶穌恩惠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