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 9 | 追求捐獻的恩賜 | Ps. Joseph | 喜悅Favor611晨禱 | 2025.09.16 週二
哥林多後書 9章
Ps. Joseph 2025-09-16週二
題目: 追求捐獻的恩賜
一、預備好的捐獻激動人心; v1-5
二、神樂於使我們凡事常常充足; v6-11
三、捐獻是承認基督順服祂的福音; v12-15
引言:捐獻的屬靈態度
承接哥林多後書第八章的教導,強調基督徒對捐獻應有的正確態度。
捐獻不單是物質上的行為,更是一個屬靈的循環和神裡面的屬靈生態系統(ecosystem)。
保羅提醒哥林多教會,捐獻是好的行動,但要避免因處理不當而讓人感覺不好。
闡明哥林多後書第九章的經文(特別是第7節)並非針對「十一奉獻」的責任,而是鼓勵一種「樂意」的奉獻,這是神更為喜悅的特別擺上。
我們所信的神擁有「說不盡」和「無窮無盡」的恩賜;我們所擺上的,其實是神所賜予我們的,並且神不會因為給予某些人就少了給其他人。
捐獻是一個服侍神、幫助人的極美恩賜,它不是「給了就減少」的自然定律。
一、預備好的捐獻激動人心; v1-5
1. 知情與樂意: 保羅知道哥林多教會樂意捐獻,並且已經預備了一年,他們的熱心也激勵了許多人。
2. 行動的預備: 關鍵不在於是否有樂意的心,而在於實際的「預備好」行動。保羅擔心他們是否真正做好了準備。
3. 避免羞愧: 保羅寫信提醒,是為了避免馬其頓的弟兄姊妹來到時,看見哥林多教會沒有預備好,導致大家一同羞愧。
4. 樂意與預備: 「預備好」意味著提前有所準備,例如預先把奉獻的錢準備好,而非在現場匆忙翻找,這樣才不會讓人感到勉強,更能彰顯樂意的心。
5. 神看重的心: 在神的眼中,重要的不是捐獻的數量,而是我們「樂意」和「預備好」的心。
二、神樂於使我們凡事常常充足; v6-11
1. 神的心意: 保羅的教導是看見神的心意,所做的一切都是為要滿足神的喜悅。
2. 義存到永遠: 經文提到施捨賙濟貧窮的人,他們的義存到永遠。這表明用金錢幫助人能成就神的旨意,且這善行在神眼中具有永恆的價值。
3. 影響與激勵: 哥林多教會的熱心激勵了許多人,這種影響力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會持續下去的。
4. 多種多收: 作為農夫「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是一個簡單的道理。神喜愛「樂意」捐獻的人。
5. 神的回報循環: 神將各樣的恩惠加給樂意捐獻的人。這是一個屬靈的循環:你所行的善事,能讓神有更多更充足的心賜予我們,使我們凡事充足,能行各樣的善事,而不是虧本。
6. 凡事充足: 神使我們凡事充足,這不單指十一奉獻,也包括感恩奉獻和其他一切樂意的奉獻。
三、捐獻是承認基督順服祂的福音; v12-15
1. 補足與感恩: 捐獻不僅能補給聖徒的缺乏,也能讓許多人因此越發感謝神。
2. 榮耀歸神: 當受助者因神的教導和呼召得到幫助後,他們的心會感謝神。當他們脫離貧困並有能力時,也會再次捐獻,將榮耀歸給神。
3. 福音的大能: 捐獻的行動是福音的一部分,是神大能的彰顯。甚至不信的人也會因此承認基督,順服祂的福音。
4. 彼此思念與效法: 這種因神極大恩賜而產生的愛心和關懷,會讓受助者(甚至是不信者)切切地想念捐獻者,並希望效法他們的榜樣。
5. 傳揚福音: 捐獻的作用不只解決實際的財務困境,更是對傳揚神福音有極大的幫助。
6. 真實的準備: 保羅再次強調,哥林多教會是有能力的,他們應當有真實的準備,而不是只停留在口頭承諾。
結論:我們神有說不盡的恩賜 (第15節)
我們所信靠的神,擁有「說不盡」的恩賜。
當我們有樂意擺上的心時,無論是馬其頓教會還是哥林多教會,都能發出影響力,彼此激勵。
我們應當追求這份樂意奉獻的心,因為原來神的福音,就能在不知不覺中透過我們的行動傳揚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