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上 19 | 為神國剛強作大丈夫 | Winnie Cheung 傳道 | 澳洲喜悦Favor 611晨禱 | 2024.07.11 週四
歷代志上19
為神國剛強作大丈夫
Winnie 傳道11-7-24週五
引言
歷代志上ch17當大衛對神有心想為神建殿,神就對他說:v8無論你往哪裡去,我常與你同在,剪除你一切的仇敵,我要為你建立家室賜福與你, ch18 大衛主動出擊,攻打非利士,打摩押人,打瑣巴王...奪了千輛馬車,七千馬兵,二萬步兵,他大衛只有步兵,無可能打勝的,結果得勝,是神的應許剪除你一切的仇敵,眾子在王的左右作領袖.是神應許我要為你建立家室,大衛願意去打四處的仇敵時,神使他得勝,當我們起來主動擊打我裡面很多的仇敵時,願意對付自己的生命,神也會使我得勝.來到今天的ch19記述亞捫國為他們的王拿轄舉行喪禮,大衛對哈嫩關懷差遣使者慰問,卻被對方懷疑,另有目標,所以羞辱了來使。大衛的愛心被誤解,這些使者是代表整個以色列,也是代表上帝。所以當人這樣辱罵上帝時候,上帝一定會自己出手。帶領我們去打這一場仗,我們就要剛強作大丈夫為神的國爭戰。今天的題目:為神國剛強作大丈夫,分作三段
一. 恩將仇報非君子v1-5
v1「此後,亞捫人的王拿轄死了,他兒子接續他作王。」此後是轉折詞,開始了大衛第二個段落爭戰歷史的(ch19-20:3)。第一個段落ch18是大衛主動出擊戰無不勝,今天是仇敵主動挑啟戰爭。約旦河東的「亞捫人」是羅得的女兒亂倫而生的後代,也是以色列人的親戚,亞捫人的王拿轄死了,新一代的王朝開始由他兒子接續他作王.v.2[大衛說:我要照哈嫩的父親拿轄厚待我的恩典待哈嫩.]「拿轄厚待我」,可能是大衛在躲避掃羅追殺時與拿轄結盟,因為拿轄曾敗在掃羅手下;當周圍列國都對付以色列的時候,唯獨亞捫人沒有進攻過以色列。拿轄對大衞很好,所以大衞想向他兒子哈嫩示好,伸出友善之手是忠於盟約,於是差派使者到亞捫人境內,安慰喪父的哈嫩.但亞捫人的首領卻以小人之心測度君子之腹,指大衛假意慰問,實質探聽我們的虛實,想傾覆這地,你想他是尊重你父親嗎?並向哈嫩表示,請不要相信大衞有這份好意,不要上當.假若你是權柄該如何決定?懂得聽,會分辯,看說話的為人怎樣?更重要是尋問神,哈嫩聽了這話,完全沒考慮,作了沒智慧的決定,就下令動手羞辱大衞的使者v4「哈嫩便將大衛臣僕的鬍鬚剃去一半,又割斷他們下半截的衣服,使他們露出下體,打發他們回去。」以色列人非常看重他們的鬍鬚,是代表男性的榮耀(參詩133:2),所以這樣剃去一半鬍鬚的行為是一個極大的羞辱。「下體」指臀部,這是羞辱再加羞辱。 v.5大衛知悉後,安排這些使者暫居耶利哥城,等到羞辱過去鬍鬚長起再回耶路撒冷.哈嫩這樣對來使就等如向以色列宣戰.大衛來意是感謝他父親的厚待,記念與拿轄的盟約出於好意,卻被哈嫩誤解,甚至扭曲,恩將仇報羞辱使者是他挑起了這場戰爭,如何作一個正人君子,作大丈夫。
二. 大丈夫彼此扶持v6-15
v.6「亞捫人知道大衛憎惡他們,哈嫩和亞捫人就打發人,拿一千他連得銀子,從米所波大米、亞蘭、瑪迦、瑣巴雇戰車和馬兵.」大衛本來想恩待亞捫人,但後來從恩待變成憎惡,這值得我們思想,與人相處時應採取什麼態度?正面,積極還是負面,懼怕,這都影響你的決定,哈嫩的決定一錯再錯.哈嫩和亞捫人就打發人,拿一千他連得銀子,今天值一千多萬元.折合當時三百萬舍客勒(出38)可以購買十萬個奴隸.亞捫人知道亞蘭人曾與以色列人有過節及想復仇,所以雇請他們.括步兵三萬三千人,戰車三萬二千輛他們安營在米底巴前,亞捫人也從他們的城裡出來聚集交戰。這樣龐大的雇傭軍,是要先法制人發動消滅以色列的全面戰爭。
面對大軍壓境你害怕嗎?權柄派你去應戰,你願意去嗎?我們的團隊怎樣?大衛聽見了.就差約押,統帶勇猛的全軍出去應戰,亞捫人和諸王都來擺陣.爭戰開始時看到仇敵前後夾攻,他們被圍困,處境十分危險在不容易,為到國家,為百姓,他們要奮勇迎戰。
v.10-11「約押看見敵人在他的前後擺陣,就從以色列軍中挑選精兵,使他們對著亞蘭人擺陣; 餘下的軍兵則交給他的弟弟亞比篩對著亞捫人。」約押面對前後受敵,自己帶領少數精兵去攻擊訓練有素的亞蘭雇傭兵,其餘的兵交給弟弟亞比篩去攻擊戰鬥力比較弱的亞捫人。 v.12-13「約押對亞比篩說:亞蘭人若強過我,你就來幫助我;亞捫人,若強過你,我就去幫助你。我們都當剛強,為本國的民和神的城邑作大丈夫,願耶和華憑他的意旨而行。」這是智慧的決定,雖然約押不完全確定哪一邊的敵人更強,對自己的作戰部署並沒有完全的把握。他卻意識到這是一場生死存亡的爭戰,撒但利用亞捫人和亞蘭人聯合對付以色列,是要消滅神的國度。同樣仇敵也想折毀教會.所以每個事奉神的人都要起來,為神的榮耀而戰盡自己的本分「當剛強、作大丈夫」. 約押鼓勵兄弟不要怕,要剛強,反映出他們都很懼怕。在表面看,亞捫人與亞蘭聯軍,是強過以色列的,以色列全軍迫不得以要兵分兩路,因為兩路都有大軍來襲。如果這場仗輸了,以色列的城邑也岌岌可危,約押已經作好心理準備,把自己的命交給神。只求神的旨意成就。這話有雙重意義,一是訣別,若神沒有看顧,他們都願意為國家和神擺上性命;一是神既祝福大衛,也必祝福我們。這是得勝的要訣,當他們依靠神,有為國犧性的決心,
v.14-15「於是約押和跟隨他的人前進攻打亞蘭人;亞蘭人在約押面前逃跑。亞捫人見亞蘭人逃跑,他們也在約押的兄弟亞比篩面前逃跑進城。約押就回耶路撒冷去了。」結果亞蘭人和亞捫人都逃跑了。以色列軍勢如破竹,亞蘭人輸了,亞捫人也逃跑了。這裡沒有提及神,但很明顯地,這場仗的得勝是出於神。
而亞比篩沒有懷疑相信哥哥定會來幫助他。他無後顧之憂全力爭戰.兄弟彼此相助、彼此信任,真是神的軍隊有愛有有信任.是願意跟隨神和順服帶領的團隊,盼望我們教會同樣有這樣的團隊,願為神的國爭戰時就必能得勝。
三. 靠神無懼再戰再得勝v16-19
v.16「亞蘭人見自己被以色列人打敗,就打發使者將大河那邊的亞蘭人調來,哈大利謝的將軍朔法率領他們。」哈大利謝是瑣巴的亞蘭王,他不忿落敗要帶來更大的軍隊,從遙遠的美索不達米亞調派軍兵増援,連同最強的將領前來爭戰。他們是古老的大國,很有影響力.大河是指幼發拉底大河,不是約但河,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內,離以色列有一段很遠的距離。亞蘭人從很遠的地方招聚軍隊,總兵力8萬,一萬輛戰車,由將軍朔法率領,「朔法」的意思是擴張,這名字背後也是驕傲的靈,亞蘭人不甘被以色列打敗,決心要為自己報仇雪恨,他們再次要與以色列人爭戰;大衛知道面對強大的外敵,他就招聚以色列眾人,集合了全國的兵力親自帶領以色列人過約但河迎戰,來到亞蘭人的地方與他們對壘。
v.18「亞蘭人在以色列人面前逃跑。大衛殺了亞蘭七千輛戰車的人,四萬步兵,又殺了亞蘭的將軍朔法。」大衞殺了亞蘭人七千輛戰車的人,但以色列軍隊卻沒有任何戰車,當時只有步兵。但這七千輛的戰車、四萬的步兵及統領的將軍,不能勝過以色列人,整個亞蘭人的軍兵全部被摧毀。這場戰爭得勝的關鍵是在於神.神使以色列人大大得勝,亞蘭人後來與大衞和好,歸服他,再也不敢幫助亞捫人。
大衛對神有心,他的將軍都與他同心、剛強,因此能擊敗仇敵,使以色列四境平安。弟兄姊妹,我們要對神更有心,更有信心,同心同行,彼此相助,成為合神心意的器皿,神必憑祂的意旨,在喜悅611當中成就美好的事。
大衞沒有急著主動攻打他們,反而是亞捫人沉不住氣及驕傲,收買亞蘭人去攻打以色列人。當亞捫人一動手,大衞還擊時,整件事就翻轉了,當我們願意為神國獻上自己,勇敢剛強作主精兵,神就使以色列人大大得勝。同樣也使我們得勝.
總結
這件事給我們一些提醒,不要看自己手中有甚麼,而是看神的心意如何。神要在澳洲,在大洋洲建立生命樹的教會,我們就要抓住神的心意,即使面對再強大的力量也不再懼怕,因為耶和華必使我們得勝。在我們生命裡不管有多大困難,只要我們與神站在同一陣線,我們必以弱勝強,甚至制服這些仇敵,這就是神今天向我們說的話。我們要做一個謙卑的人,一個謙卑屬神的團隊,神就在我們當中,我們必能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