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上 25 | 讀出神在詩篇的心意 | Joseph 傳道 | 澳洲喜悦Favor 611晨禱 | 2024.07.23 週二
歷代志上 25章
讀出神在詩篇的心意
Joseph傳道 23/07/2024週二
題目:讀出神在詩篇的心意
引言:
今天我們讀到歷代志書25章,有一點點不同的感覺,作者以斯拉有一個目的,就是重新將這份歷史的寶貴資料告訴當時被擄歸回的以斯拉人。所以讀的時候應該用以斯拉的角度來看,以斯拉想告訴大家什麼呢?
神親自在大衛的時代感動大衛,讓大衛有這份智慧。本來在會幕的時代,服事是要搬搬擡擡的,但現在有了聖殿,不需要搬搬擡擡了,大衛就規劃了一連串新的服事的安排。我們之前讀到上一章祭司有24班,今天讀到詩歌班也有24班,甚至明天讀到守門也有24班。總之,整個聖殿的服事情況他都安排下來了。
以斯拉在第25章特別將詩歌敬拜描繪了出來,裡面有很多人名。當我們讀到人名,會想到什麼呢?名字的意義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可以從這些名字裡面找出一些心意,豐富我們對詩篇作者的理解,讓我們讀詩篇時多一份跟作者的情感,甚至跟神有更深的連接。第25章的題目是:讀出神在詩篇的心意。不僅要記錄這些名字的人,他們在詩歌中留下了他們的宗旨和心意。
1、大衛和眾首領的安排
第一節說,大衛和眾首領分派了亞薩、希曼和耶杜頓。大衛想到將來的聖殿要怎麼服事,就分別出來這些人。他們的特質是什麼呢?就是玩樂器,有好的聲音,唱很好的歌。原文作“說預言”,我們現在說是唱歌,但原文是他們能夠說預言的,不僅是創作歌曲,而且是聖靈的感動。一首歌唱出來,靈感動我們,什麼都解開了。最近母堂創作了一首歌叫《雅歌》,很受感動,真的是靈裡面的。
亞薩有四個兒子,耶杜頓有六個兒子,希曼有十四個兒子。四加六再加十四,剛好是24個,正好湊成24班。以斯拉清楚記錄這些,真的是神的心意安排。亞薩只有四個兒子,希曼有十四個兒子,我們可以看到神的心意在人多的家庭裡多一些服事,大家一起建立神的家。
2、亞薩的兒子們
亞薩的名字意為“招聚,收集”。在一個敬拜團隊成型時,招聚的精神很重要。我們611或Favor團隊也是敬拜團隊,招集能力非常不錯。亞薩的兒子有撒刻,意思是“叫我們注意”,約瑟意為“耶和華加添”,尼探雅意為“耶和華所賜”,亞薩利拉意為“神持守”。這些名字告訴我們,要留意神的加添,並且持守神所賜的一切。
3、耶杜頓的兒子們
耶杜頓的名字意為“讚美”。他有六個兒子:基大利意為“偉大”,西利意為“建造”,耶篩亞意為“耶和華已拯救”,跟以賽亞相同,哈沙比亞意為“耶和華已思量”,馬他提雅意為“耶和華的禮物”,示每原文沒有記錄,但在其他地方17節有記載。耶杜頓的兒子們在名字中顯露出對神的讚美和信靠,提醒我們在敬拜中要豐富地讚美神。
4、希曼的兒子們
希曼的十四個兒子名字各有深意:布基雅意為“耶和華已倒空”,馬探雅意為“耶和華的禮物”,烏薛意為“神是我的力量”,西布業意為“神的俘虜”,耶利摩意為“至高者”,哈拿尼雅意為“神已眷顧”,哈拿尼意為“神是親切的”,以利亞他意為“神已來了”,基大利提意為“我尊神為大”,羅幔提·以謝意思是「我已稱頌那幫助者」、約施比加沙意思是「坐在困境裡面」、瑪羅提意思是「我要說出來」、何提意思是「豐富」、瑪哈秀的意思是「異象」;這些名字象徵希曼對神的依靠和讚美,提醒我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中經歷神的作為。
5、詩班的設立與分派
從第九節開始到第三十一節,我們看到這些人的分派安排。經文提到“掣簽”的時候選了這些人。在聖經中,掣簽是一種尋求神心意的方法。在箴言十六章三十三節記載,“簽放在懷裡,定是由耶和華。”掣簽放在懷裡,就好像是求神有一個結果,讓人安心,這就是神的心意。
這些詩班成員都是通過掣簽選出的,這樣的安排表明了他們的服事是由神的心意所設立的。即便是在被擄的時期,這些敬拜者也能夠持守敬畏神,讚美神,帶領大家勝過環境。
6、敬拜者的心意與職責
在第六節提到,亞薩、耶杜頓、希曼都教導他們的兒子敬拜。父子同心,父親將他們的心意和期望傳遞給兒子,並教導他們敬拜的技巧和能力。這給我們今天的父親們一個榜樣,要盡心盡力教養自己的孩子,將信仰和敬拜的心意傳承下去。
7、詩班成員的特質
在第五節提到希曼的兒子們,特別強調他們是“吹角頌贊”的。號角是一種特別的樂器,在敬拜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吹角隊在敬拜中的設立也顯示了敬拜的莊嚴和神聖。
這些詩班成員的名字各有深意,代表了神的特質和作為。例如,亞薩的兒子名字中有“耶和華所賜”,希曼的兒子名字中有“神的力量”等等。這些名字不僅是個人的標籤,更是神在他們生命中作為的見證。
禱告與回應:
通過歷代志上25章的記錄,我們看到神在敬拜中的心意和安排。這些被選出的敬拜者,通過他們的名字和職責,向我們展示了對神的敬拜是多麼的重要和有意義。我們今天讀這些經文時,不僅要瞭解歷史背景,更要從中領悟到神的心意,如何在我們的敬拜生活中實踐出來。
求主幫助我們,無論是在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都要持守敬畏神的心,用讚美和敬拜來回應神的恩典和作為。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神的敬拜中,感受到祂的同在和祝福,與詩篇的作者一起,走出一條充滿神恩典和榮耀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