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上 27 | 同心实現神的國度 | Ricky 傳道 | 澳洲喜悦Favor 611晨禱 | 2024.07.25 週四
歷代志上 27章
同心实現神的國度
Ricky Cheung 傳導 25.07.2024周四
題目: 同心实現神的國度
引言 : 弟兄姊妹平安,我們今天來讀歷代志上 27 章,從23 至 26 章都在講大衛設立祭司利未人將行在聖殿中的事奉制度,分工作職事,按班次管理,按名負責敬拜,奏樂,唱詩,守門,看守府庫財特,井井有條,令天经文再沒有提到聖殿敬拜等事,好像換了話题,但如果從 17 章大衛開始立志爲神建造聖殿再思想,仍然是有関神在大衛之约的應許,正在一步一步实現,17 章裹神衪從羊圈中呼召大衛,立他作以色列之君(17:7), 常與他同在,為他選定地方不再遷移,制伏仇敵,建立家室,然後後裔為神建造聖殿,神要埾立他的国位到永遠。這是説到,约,殿,国度,今天特别来看国度的應許,今天题目是: 同心实現神的国度,分4 段。
1. 十二軍長的编制 1 : 15
這章一開始就講以色列的國力和軍隊的編制。以色列不再是打遊擊式的生存。經文中每一個編制都與「十二」有關,十二是管治(Government)的數字。十二支的常備軍,各有軍長,十二個月輪替來保護以色列,替王出征,使以色列不再被迦南等外族欺壓。一個軍長有二十四個中隊,在軍長下面有千夫長、百夫長,隨時可以調動這些訓練有素的軍兵。他們每一個月輪流與王出入他們每一個月輪流與王出入,看守國家的安全,是隨時候命的部隊,任何時候都預備好,隨時可以為國家打仗。
這裹提到有12个班,正月第一班長名雅朔班,意思(百姓將回來), 历上11:11 - 軍長统领,一時舉槍殺了300 人。
軍隊編制妥當後,勇士仍在大衛的身邊,其中包括比拿雅(參v.5-6),比拿雅行过大能的事,殺了摩押人亞利伊輛兒子,又在下雪時下坑裏去殺一个獅子(11:22)他除了自己帶領二十四名軍長之外,還是大衛三十個勇士的領導,他的班內還有兒子暗米薩拔。
第四班提到约押的兄弟亞撤黑。
除8个猶大班長,也有以法蓮和便雅憫人作班長,所有人不分支派,一同建神国度。
2. 十二支派的管理 16 – 24
十二個支派的行政長官管理十二支派的大地,讓整個流奶與蜜之地為神效力。以色列國中每一個地土都需要被管治,管治的人名也列了出來,數出來剛好是十二個首領(參v.17),包括管理亞倫子孫的撒督,也包括管理利未人的長官。在這沒有迦得及亞設支派,可能當時的政治實體是這樣,又或是與拿弗他利、但的支派合併管治。「…以上是以色列眾支派的首領。」(參v.22)所有的地域是需要被管治的,才能有平安及發展,才能展現出地土的主權。
第23-24節與行政編制無關,講到數點人數,「洗魯雅的兒子約押動手數點,當時耶和華的烈怒臨到以色列人;因此,沒有點完,數目也沒有寫在大衛王記上。」既然神應許亞伯拉罕以色列人必如天上的星那樣多,我們就要安居在神的應許中,相信神必大大祝福我們,生養眾多,遍滿全地。
3. 十二君王産業的掌管 25 – 31
這就是整個以色列的經濟體制。他們是農業國家,經濟與畜牧及農業有關。「掌管王府庫的是亞疊的兒子押斯馬威。掌管田野城邑村莊保障之倉庫的是烏西雅的兒子約拿單。」(v.25)首先掌管王庫府的押斯馬威,名字的意思是「死之堅強」;另一個管地方財政庫府的人是約拿單,包括田野城邑村莊保障之倉庫,十二個支派有這個倉庫在該地是一個保障,當有飢荒、蝗蟲、旱災時,這些倉庫來平衡當時經濟的壓力。
有中央的財務,也有地方的財務。「掌管耕田種地的是基綠的兒子以斯利。」(v.26)「以斯利」的意思是「樂於助人」,有這樣的農業大臣是非常好的。第27節講管理葡萄園及釀酒的,這是很重要的經濟來源。第28節講管理高原及橄欖樹的,還有管理油庫的,油是指橄欖油,是很重要的經濟產品。在大衞年代,這些都能全面開發,有系統地栽種,因為有管理者。
第29-30節講到畜牧,分別有沙崙的畜牧及山谷的牛群,還有駱駝、驢群及羊群。這些畜牧業都是由當地有恩賜、有能力的人管理。駱駝交給以實瑪利人、羊群交給夏甲人,他們在畜牧有多年的經驗。
4. 七個輔助王的謀士 32 – 34
他們是大衞的內閣,是以色列的核心、決策的體制。大衞有六個謀士,他們不一定是利未人。軍長是來自不同的宗族的,而十二個支派每一個宗族都是他們自己的父老及領袖。管理祭司團隊的是撒督,他就是大祭司,是祭司中的父老;但在祭司利未團隊之外,所有支派都是自己的父老來帶頭掌管。以前是管理自己的宗族,但現在就是要向王來負責。在大衞所建立的王朝裡面,以耶路撒冷的聖殿為中心,他們都要向耶和華來負責,不是各自為政。他們在大衞的體制之下。
大衛的六個謀士不一定是利未人。第一個提到大衞的叔叔約拿單,是猶大支派的,他有智慧,也有文字能力,所以作書記。第二個叫耶歇,他是作王眾子的師傅,他不但有智慧,他名字的意思是「神活著」,就是提醒眾人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專心仰賴耶和華。
第33節的「亞希多弗」,意思是「愚人的兄弟」。
第34節的「耶何耶大」,意思是「耶和華知道」,這對於我們做決定這是很重要的,是耶和華知道萬事。我們要告訴自己,耶和華知道,要有敬畏耶和華的心。「亞比亞他」這個名字非常好,意思是「富爸爸」,能讓孩子真正得著生命的富足,這個人是智者。
最後提到約押任王的元帥,約押這名字是「耶和華作父」,他不是一個孤兒,不需要讓各種功績來證明自己,如像那些孤兒用表現來證實自己的價值。我們都是有父親的人,「我們在天上的父」,祂是我們的遮蓋。我們可以成為一個約押,在父的蔭庇下面,不是出於懼怕,而是出於對父親的愛及敬畏,可以為神做大事。願神高舉祂榮耀的國度。
在這些人中,「亞希多弗」(33節)深受大衛的信任,但卻參與了押沙龍的反叛(撒上十五31)、最終自殺身亡(撒下十七23)。「戶篩」(33節)忠於大衛,阻撓了亞希多弗的計謀(撒下十七7~14)。祭司「亞比亞他」(34節)和元帥「約押」(34節)忠於大衛,卻支持亞多尼雅,最終一個被廢(王上二27)、一個被殺(王上二34)。但《歷代志》卻一概不提他們在政治上的恩怨曲直,單單紀念他們在建造聖殿上的參與(二十八1;二十六8),強調聖殿才是國度的中心.
结語 :
二十三至二十七章所提到的祭司、利未人和以色列眾首領,與眾民一起同心合意地建造聖殿(二十八1、21;二十九6、10)。無論是在聖殿獻祭、歌唱,還是在田野耕作、放牧,無論是在聖殿守門,還是在邊境守衛,每一樣工作的目的都是為了建造聖殿,沒有聖俗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