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上 5 | 有承擔力的勇士 | Winnie Cheung 傳道 | 澳洲喜悦Favor 611晨禱 | 2024.06.18 週二
歷代志上5章
有承擔力的勇士
Winnie Cheung傳道18/06/2024週二
題目:有承擔力的勇士
前言
這份家譜在數算約旦河西,耶路撒冷以南的猶大和西緬支派之後,立刻數算約旦河東的流便支派,迦得支派和瑪拿西支派,這兩個半支派最初堅持住河東,結果最先被擄,到v26時仍未歸來,與最後被擄,最先回歸的猶大成了很強的對比.
一. 失去長子名份 (5:1-2)
V1(以色列的長子原是流便,因他汚穢了父親的牀.他長子的名分就歸了約瑟.只是按家譜他不算長子。)以色列的長子原是流便,原文是:流便的後代原是以色列的長子,「流便」是雅各的長子,但因為「放縱情欲」,與他父親的妾通姦,淫亂的殺傷力是很大的,是有罪的,比方說,一個普通人有外遇,大家可能會不以為然;但是,當一個國家領導人或傳道人有外遇,大家就不能接受,這不只是信仰的要求,就是在世界也不能接受,這在靈界和物質界都是一樣的。可是父親雅各認為流便作了淫亂的事,就不把長子名分歸給他。所以失去了長子的名分。無論在靈界或物質界都不能接受,淫亂的人不能作領袖、不能管理產業,最後的結局是被擄、作奴隸。按族譜計算他不再是長子了.而以色列家長子三大祝福:雙倍的產業、家族的領袖、家族的祭司,分別由約瑟、猶大和利未支派繼承。(V2猶大勝過一切弟兄,君王也是從他而出.長子的名分卻歸約瑟)猶大成為家族的領袖,比一切的弟兄更有能力,當中包括了約瑟。接著說雅各把長子名分歸予約瑟,雙倍產業的祝福就歸了約瑟的兩個孩子。然而,神讓君王從猶大而出,聖經的定論是「猶大勝過一切弟兄」。約瑟很好雖然被出賣作奴隸,但能原諒兄弟,勝過這一切艱難。猶大為何可以勝過約瑟呢?當年眾兄弟想殺害約瑟,猶大提議把他賣掉,意思是要救他,猶大對約瑟有救命之恩.其次當以色列全地發生饑荒,猶大帶著眾兄弟去埃及糴糧,便雅憫被設圈套成為偷東西的人,這時,猶大就站出來,代弟弟受罰。這便是猶大的身量,弟弟犯錯由他承擔,是第一個人願意為他人代贖.這就是他勝過一切弟兄的地方。約瑟被傷害,然後能饒恕,這是很美好的品格;而猶大則承擔別人的過犯,為別人的錯付上代價,這就是真正的有承擔力的勇者!所以,從神的角度來看,神所揀選的領袖是能承擔別人過錯的。能原諒過犯是很好的,但神更期待的,是有人能承擔別人的過犯、能善後解決問題,這就是猶大被揀選的原因。
流便長子的名分就歸了以色列的兒子約瑟的後代,是指約瑟得了長子雙倍的產業,他的兒子以法蓮和瑪拿西成為兩個支派,約瑟得到雙倍祝福。利未支派繼承家族的祭司之職.所以上一章為何先介紹猶大家譜,流便支派的族譜與西緬支派的在組織上十分相似,我們來看流便支派的族譜.
二. 流便 (5:3-10)
這家譜提到流便四個兒子哈諾,法路,希斯倫,迦米。v4.約珥的兒子是示瑪雅,,約珥是流便的一支派,他們有什麼關係沒有交代. 「巴力的兒子是備拉。這備拉作流便支派的首領,被亞述王提革拉毘尼色擄去。」(v.6) 巴力的兒子備拉是流便支派,這支派的屬靈光景衰退,與當地偶像行邪淫.結果被擄.但這家譜在被擄前只能往上追溯到七代,早期的祖先是誰就不得而知,找不到備拉的根源,整個家譜斷裂了。「v.7他的弟兄照著宗族,按著家譜作族長的是耶利、撒迦利雅、比拉。」一直追溯到約珥v.8比拉是亞撒的兒子,亞撒是示瑪的兒子,示瑪是約珥的兒子,約珥所住的地方是從亞羅珥,直到尼波和巴力免、)從亞羅珥,直到尼波和巴力免,這都是流便的產業.約珥這跟(v4.約珥)是同一個人,開始記載約珥,約珥的後裔有許多都是作族長的,比拉作首領。在流便的支派裡,最強的是約珥人口增多,v9向東延到伯拉河這邊的曠野,因爲他們在基列地牲畜增多。因為約珥的後裔不斷的被記載。往上亦只能追溯到部份的根源,接著就提到他們在掃羅年間奮勇爭戰(v.10掃羅年間他們與夏甲人爭戰,夏甲人倒在他們手下,他們就在基列東邊的全地,住在夏甲人的帳棚裏。)。雖然如此,他們願意得地為業,奮勇爭戰,都是會被神紀念的。
三.、迦得 (5:11-17)
這段記載利亞的使女悉帕的長子迦得興旺,他的子孫,及他們所住的地方,迦得支派和流便支派也是一樣。「這都是亞比孩的兒子。亞比孩是戶利的兒子…」(參v.14)這樣往上也只追溯到七代,再上的根源就不得而知,同樣是一個沒有連結上去的支派。這裡又提到另一名約珥:「他們中間有作族長的約珥,有作副族長的沙番,還有雅乃和住在巴珊的沙法。他們族弟兄是米迦勒、米書蘭、示巴、約賴、雅干、細亞、希伯,共七人。這都是亞比孩的兒子。」這兩個半支派的狀況都是差不多的,都不願意去神所賜的應許之地,都覺得自己所選的比較好,居住在巴即今天的哥蘭高地,神的安排不夠好。所以,後代與上面的根源就斷了。而他們值得被記載,及得地的原因其實與這名字有密切關係。「約珥」指「耶和華是神」,故此這名字對兩個支派都很重要。人起來作族長,甚麼都不重要,不值一提;最值得提及的就是耶和華是神。
四、瑪拿西半支派 (5:18-26)
18-22(.流便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能拿盾牌和刀劍、拉弓射箭、出征善戰的勇士、共有四萬四千七百六十名。他們與夏甲人、伊突人、拿非施人、挪答人爭戰.他們得了神的幫助、夏甲人和跟隨夏甲的人,都交在他們手中,因爲他們在陣上呼求神,倚賴神,神就應允他們。)他們跟其他四個阿拉伯民族爭戰。這些民族都是非常勇猛的,這場爭戰的特別之處是雙方人數非常懸殊。兩個半支派合共有四萬四千七百六十名戰士(參v.18);然而,他們擄掠了十萬人(參v. 21)。也就是說,他們以四萬多人擊殺了很多人,對方敗陣,剩下來雖有十萬人仍然要投降,成為戰俘,顯示了這兩個半支派的戰士勇力非凡,這是他們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勝利。他們得了神的幫助,神讓夏甲人和跟隨夏甲的人都交在他們手中,是因為「他們在陣上呼求神,倚賴神,神就應允他們。」擄掠了夏甲人的牲畜,有駱駝五萬,羊二十五萬,驢二千.又有人十萬.敵人被殺仆倒的甚多、因爲這爭戰是出乎神.他們就住在敵人的地上、直到被擄的時候。
瑪拿西半支派v.23-24
瑪拿西半支派就更簡單,只提到當代大能的勇士,即是族長,連根源也沒有提及。這樣寫也很有意思,前面兩個支派只能往上追溯七代,這裡往上也沒有寫。前面兩個支派都是整個支派同心合意地留在約旦河東,但瑪拿西就分家,一半人留下,一半人過去,整個支派選擇了分裂,層次是低了一級。所以,這裡只記載一代。 名字從以示開始都是榮耀神的名字。以示指神救贖;以列是我的神是神;亞斯列是神幫助我;耶利米是神指定;何達威雅是讚美神;雅疊是神賜喜樂。
25.他們得罪了他們列祖的神、隨從那地之民的神行邪淫.這民就是神在他們面前所除滅的。
26.故此、以色列的 神激動亞述王普勒、和亞述王提革拉毘尼色的心、他們就把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擄到哈臘、哈博、哈拉與歌散河邊、直到今日還在那裏。
這裡有兩群人:一群是驍勇善戰的勇士,記載了他們的勝仗;而另一群則是屬靈的勇士,願意承擔別人的過犯。打勝仗比較容易,但承擔別人過錯就很難。「猶大勝過一切弟兄」可以譯成「猶大比一切的弟兄更有能力」。這兩個半支派被譽為有能力的勇士,「他們得罪了他們列祖的神,隨從那地之民的神行邪淫;這民就是神在他們面前所除滅的。」(v.25)這兩個半支派上陣打仗、舞刀弄劍非常利害;然而,他們打聖潔的戰役卻非常軟弱,對付自己的罪、自己的情慾就非常軟弱。
神要我們所作的就是在情慾上聖潔,否則我們會失去一切。當然,當我們軟弱時願意回轉呼求神,神仍然會幫助我們、加力量給我們。這兩個半支派經歷過呼求神而大大得勝;然而,勝仗之後,又再軟弱。所以,他們終究被擄被滅,不夠資格去承受應許之地;終究不能作領袖,要作奴隸。這就是神對他們最後的定論。
禱告及回應:
論斷領袖、批評別人過錯是很容易的,但是,神等候一個能承擔別人過錯的人。我們都不完美,很多決定都做得不好,然而出了問題就要起來面對。今天,我們要思想「猶大勝過一切弟兄」(參v.2),猶大勝過約瑟,神最後的定論是:承擔別人過犯比饒恕更好。能夠饒恕過犯已經非常好了,但能承擔過犯更好,可以勝過一切弟兄。求主幫助我們更有身量,我們是可以承擔別人過犯的,不是指責別人的過犯。我們受傷了,求主加力量給我們去饒恕;我們得勝了,求主再加力量給我們去善後解決問題作個有承擔力的勇士.求主幫助我們的心單單轉向神,幫助我們放下自我,順服神的帶領,呼求神的幫助;幫助我們常存謙卑感恩的心,為神寫下歷史,見證祂的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