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 16 | 耶和華以勒,神是我們供應者 | 沈保羅傳道 | 澳洲喜悦Favor 611晨禱 | 2025.02.14 週五
出埃及記 16章
沈保羅 傳道 2025-02-14週五
題目:耶和華以勒,神是我們供應者
一、人的抱怨與神的應許; v1-12
二、神供應嗎哪與鵪鶉; v13-21
三、永遠的嗎哪與安息日的供應; v22-36
感謝讚美主,出埃及記第 16 章每一張都是精彩的,每一頁都精采。看到神奇妙的作為,奇妙的跟隨神的信仰的道路天天有驚喜,還好不是驚嚇。好在神的幫助下,摩西帶領百姓出了埃及,前往神所應許的迦南美地,往曠野之地深處。身在曠野之地,艱難困苦是難免的,但是恩典也是一路同行,恩典一同行,無微不至的照顧著他的百姓。在前面的章節,我們看到當百姓舉目茫然的時候,有雲柱與火柱引導他們日夜。在法老追兵將至的時候,就有神蹟讓海分開,使得百姓可以安然度過。到了第 16 章,神更是從天上降下嗎哪與鵪鶉,從天上解決以色列人溫飽的問題。
按著常理,以色列百姓應該對神充滿了感恩和讚美,信心會大增。但遺憾的是,以色列百姓一而再,再而三的對神的表達是抱怨和不順服。相對的,百姓收穫的也是他們因為常有抱怨所帶來的遺憾。跟隨神,信心的功課沒有學好,本來十幾天就能到達的應許之地,他們苦苦繞行了 40 年之久,直到 20 歲以上的那一代人全部倒斃在曠野。
今天的信息分享,以更多的了解人性的軟弱,了解神永遠的信實和不改變的幫助,幫助我們走出信仰的困境。給 16 章的主題是耶和華以勒,耶和華是我的供應者。
我分成三段:
一、人的抱怨與神的應許; v1-12
以色列會眾從汛出了埃及第二個月 15 日,到了以琳和西乃的中間,就是汛的曠野。汛,這個字,它的原意是刺,刺是不舒服的。以色列會眾在曠野就像向摩西和亞倫發怨言:「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的旁邊,吃的飽足;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全會眾都餓死啊!」 這故事的因由是以色列會眾向摩西亞倫發怨言,當他們來到汛的曠野,他們遇到了難處,食物不足,或者說沒有食物吃。以前在埃及時候有肉吃,而且可以吃得飽,現在沒有肉吃,而且食物缺乏,吃不飽,他們就發怨言,表達他們的不滿。他們把過去為奴之地埃及,比現在的曠野更好,寧願餓死,還不如在埃及地的時候早早死在耶和華的手裡。以色列會眾忘卻他們以往悲慘的生活,而把眼前的缺乏無限的放大. 他們表示寧願不要耶和華的拯救,讓神將自己在埃及地更好,也不願跟隨神的帶領來到這裡,就表示他們後悔從埃及地出來. 其不如早死在埃及,與其餓死不如自由而死,不如在奴役之中被迫害死掉。這種態度完全是肉體物質的態度,而無視於神的心意和神救贖恩典的作為. 同樣的,以色列人來抱怨神. 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的時候,耶和華神就聽見以色列人哀號的聲音,用大能的手,施展神蹟,帶領以色列百姓脫離困苦,離開埃及,從奴隸到自由,從為奴之地到應許之地。以色列人曾經看見,曾經經歷,應該對神有一些基礎的認識和信任.
但當他們遇到環境困難的時候,信心就大受折損,百姓選擇了抱怨和不信. 他們發誓說為奴的時候坐在肉鍋邊上,就能給他們帶來肉體上的滿足,但同時他們對神的拯救,他們的目的發出質疑,抱怨說神拯救他們是為了讓他們在曠野被餓死。以以前在為奴的時候還不會餓死,自從跟了神出來之後誰要餓死他們。人性的醜陋盡顯出來,此時此刻我們的想法是不是很像?有時候都一邊在天天享受神給我們每一刻的無限的恩典,一邊在不停的發怨言。他們同時抱怨領袖,同時向摩西、亞倫發怨言。
在第七節和第八節,摩西的回應是這樣的:「到了晚上,你們要知道是耶和華將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早晨你們要看見耶和華的榮耀,因為耶和華聽見你們向他所發的怨言了。我們算什麼,你們竟向我們發怨言呢?」 然後摩西又說:「耶和華晚上必給你們肉吃,早晨必給你們餅吃,因為耶和華聽見你們向他所發的怨言了。我們算什麼,你們的怨言不是向我們發的,乃是向耶和華發的。」 摩西兩次表達「我們算什麼,你們向我們發怨言」,意思是,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不是出於摩西他們,因為摩西他們並沒有這麼大的能耐。以色列人找錯對象,袖遇到會發難的時候,摩西承認他們自己做領袖的只是跟隨神的吩咐而行,這並不出於他們自己的意思。在第七節說,你們要看神的榮耀,原因是,又重又大又難的事,只有神才能做得到。摩西把以色列人帶回到神的面前,他知道養的重擔,知道自己是扛不動的。出於神,也要歸給神,他不要站在神的面前替神承擔,因為那就是神的重量,人不要奪取神的榮耀,人是承受不來的。除非神自己把他的榮耀放在人的身上,不然人在成功的時候,哪怕是有一點點的成就,很容易覺得一切都是靠自己的能力,靠自己的智慧,而忘記了其實都是出於神的恩典。我們今天能夠有一點點的服侍,有一點點和好的果效,都是因為神先把恩典賜給了我們,因為我們無法在任何一點上可以自誇。是神使人得醫治,是神得幫助。
我們實在要像摩西的學習,人在逆境中軟弱的時候多會貼近肉體,口出抱怨,你的心就很容易彰顯出來,那怨言的來源是對其中是有不滿現狀,啊,就因為不缺發信心,忘記神的恩典。那怨言所造成的後果,神會照著我們口中所講的對待我們,神會住在我們裡面所對待我們,就像以色列人倒閉在曠野,無法進入神的應許之地。神照著他們口中的話帶他們。那怨言也會使人失去和諧,信心會自,也會使人平安樂關。那我們要怎麼樣來勝過怨言,在一切事上不發怨言,活出感恩的生命?選擇順服與信靠神,凡是人尋求神的幫助,紀念神的恩典和供應,這就是我們學感恩的態度,我們需要常常操練禱告和讚美,要以禱告代替抱怨,將重擔交給神,以讚美代替埋怨,建立感恩的生命.
弟兄姐妹們,願我們行事為人,醒察照著神的心意,無論是在成功或者在困境中,要常常以感謝祈求和禱告抓緊神,相信神的應許。就像腓立比書所說的,你們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必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在耶穌基督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這才是和神心意相屬,神百姓的回應,也是有神之人的正確態度。我們的信心,就是相信神,也是相信神口中所說的一切話。神這一次並沒有計較百姓的抱怨和不信任,也沒有責備他們,而是吩咐摩西滿足百姓的需要,並且給他們提出試煉的要求,好讓百姓提升他們的信心。過去他們認識的神是拯救的神,這次他們要從另外的角度來認識神,是他們日用飲食的供應者。
第四節到第六節,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糧食從天上降給你們,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取每天的分量,我好試驗他們遵不遵我的法度。」 這裡看到每日的神,就是每日日用飲食的供應。到第六天,你們要把所收進來的預備好,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這裡看到有雙倍的神蹟。摩西、亞倫對以色列百姓說:「到了晚上,你們要知道是耶和華將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早晨你們要看見耶和華的榮耀;因為耶和華聽見你們向他所發的怨言了。你們向我們發怨言,算什麼呢? 耶和華晚上必給你們肉吃,早晨必給你們餅吃,因為耶和華聽見你們向他所發的怨言了。我們算什麼,你們的怨言不是向我們發的,乃是向耶和華發的。」 第 12 節:「我又聽見以色列人發怨言。你告訴他們說:到黃昏的時候,你們要吃肉,早晨必有食物得飽,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再次提醒百姓跟隨神不要後悔,神必供應。
二、神供應嗎哪與鵪鶉; v13-21
第 13 節,到了晚上,有鵪鶉飛來,遮滿了營;早晨在營的周圍有露水。露水上升以後,不料,野地面上有如白霜的小圓物。以色列人看見,就彼此說:「這是什麼呢?」 摩西對他們說:「這就是耶和華給你們吃的食物。」 以色列懷念埃及的肉,神就憐憫他們的肉體,讓鵪鶉飛來,使他們有肉吃。除了滿足他們肉體的需要,更把一種從天上糧食賜給他們,就是嗎哪。嗎哪的意思就是「這是什麼?這是什麼?」 第 31 節說:「這食物,以色列家叫嗎哪,樣子像芫荽子,顏色是白的,滋味如同攙蜜的薄餅。」 神供應給以色列人一種從來沒有見過,從沒有聽過的食物,這個食物供應以色列人達 40 年. 神所供應的食物的不光使人保足,而且讓以色列每日都會想到神與他們同在,同時是他們日用飲食的供應者。他們在每天在吃的時候都會對問,我們吃了什麼?這是什麼?然後吃了 40 年的,這是什麼?然後天天都邊吃邊問我們吃的滅亡。40 年以後,以色列人應該不會再忘記神每日的供應,以色列人應該會記得神的供應是奇妙的,是人所無法透視的。神的食物中有秘密,不光使人飽足,更是使人經歷神的憐憫和恩惠。
第 19 到 20 節,每人每天需要收取,不可留到早晨,否則會變臭長蟲,這教導百姓每日需要依靠神,而非依賴自己的計劃。也提醒我們屬靈生命的供應需要每天的更新,每天新鮮的,不要依靠過去的經歷而持,讓每天領受神的恩典,而非靠自己的能力。神的供應可以滿足到足,有能力的,還有沒有能力的,按照每人的需要神都可以供應,就像第 18 節所講的,多收的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
三、永遠的嗎哪與安息日的供應; v22-36
第 16 章,永遠的嗎哪與安息日的供應,安息日有特別的供應。第六天可以收雙倍,可以在安息日不可收取,因為會變壞,因為雙倍的收成是為安息日所預備的,是神神蹟的供應。安息日才能得超練信心,完全能夠交託給神,安息日的嗎哪是不會變壞,顯示出神的大能。人可以專心的敬拜他,求幫助,我們從自己的憂慮和計劃裡出來,相信神一定會按照信徒的所需供應。在希伯來書第四章,這樣看來,必另有一安息日的福,為神的子民存留,因為那進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他的工一樣。我們必要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學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這段再次講述神所設立的永遠的提提醒信徒,這不單單是安息日的安息,更是神為信靠他的人所預備的完全的救贖,將百姓分別為聖,包括我們現在的信心的生活。這就是不信之人,在曠野因為不信,而不的進入應許之地,能永遠的提醒跟隨他的人,要憑信心持守順服,才能進入神真正的安息。不可做工,要去會堂敬拜神,也是提醒我們神已經救了我們,要單單的相信並依靠他,豐盛的供應。
且第 16 章,我們看到神的供應是屬肉體的概念,神也供應以色列肉體的需要,也都供應。嗎哪是屬靈的,未曾聽過的,未曾見過的,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從我們看到神每天的供應,安息日雙倍的供應,有 40 年的供應,還約當中流到世世代代的紀念裡。我在想如果約櫃還能找到的話,我應該那馬還能是可以吃的。第 32 節說,耶和華的吩咐是這樣的:「要將一滿罐嗎哪留到世世代代,好叫他們看見我當日將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在曠野所給你們吃的食物。」 今天馬哪就是耶穌,耶穌就是我們永遠的嗎哪。
約翰福音第六章,我們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如經上寫著說:『他從天上賜下糧來給他們吃。』 耶穌就告訴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那從天上來的糧不是摩西賜給你們的,乃是我父將天上真糧賜給你們。因為神的糧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的。」 他們說:「主啊,常將這糧賜給我們!」 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 以色列人靠嗎哪得保住,今天我們靠耶穌得保住。耶穌是的,耶穌就是我們生命的糧,他是我們生命的供應者,信他的必永遠不在飢渴。神常常在我們想不到的時候,在沒有預期的時候,向我們顯現,幫助我們,供應我們。就像第 10 節和第 14 節當中所記錄下來的兩個「不料」。
* 第一個不料,第 10 節:「亞倫正對以色列會眾說話的時候,他們向曠野觀看,不料,耶和華的榮光在雲中顯現。」
* 第 14 節:「露水上升之後,不料,野地面上有白霜的小圓物。」
因信神而跟著神向前行的人生是很精彩的,人生是很神奇的。以色列百姓在發怨言的時候,不信的時候,神的榮光突然出現來。他們領袖摩西和亞倫面對百姓的抱怨時候,對手足無措的時候,神的榮光就出現,神就幫摩西他們解決他們的難處。以色列會眾想吃肉的時候,神就將鵪鶉送到他們的嘴邊,並且賜給他們想不到的嗎哪,且永遠的嗎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