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 20 |神的愛在人間 | 沈保羅傳道 | 澳洲喜悦Favor 611晨禱 | 2025.02.21 週五
出埃及記20章
沈保羅傳道 2025-02-21週五
主題:神的大愛在人間
一、神頒發十戒 1-17
二、人需要中保 18-21
三、神吩咐祭壇律例 22-26
一、頒發十誡的背景
1. 以色列人的處境
· 十誡是在西奈山(何烈山)頒布的(出埃及記 19:1-2),當時以色列人剛從埃及為奴之地被拯救出來,已經在曠野旅程中行走了三個月。
· 他們剛剛經歷了,十災、過紅海、瑪拿供應 等神蹟,見證了神的大能,但仍然是新建立的民族,需要神的律法來引導他們如何生活、敬拜神、與人相處。
2. 神的顯現與立約
· 神在西奈山上向以色列人顯現,山上有雷轟、閃電、密雲、號角聲極大,百姓都戰戰兢兢(出埃及記 19:16-19)。
· 摩西被神呼召上山,充當中保,代表百姓與神立約。
· 神要透過頒布十誡來建立祂與以色列人的關係,使他們成為聖潔的國民、屬神的子民(出埃及記 19:5-6)。
出埃及記 20 章是聖經中極為重要的一章,因為它記載了 十誡,上帝頒布給以色列人的律法基礎。十誡不僅是舊約律法的核心,也是整個聖經倫理觀的重要基石,影響著基督教、猶太教和西方社會的道德價值觀。
前四誡:與神的關係
**教導人敬拜獨一真神,不敬拜偶像、不妄稱神的名、守安息日,讓人認識創造主,建立與神的親密關係。
申命記 6:5。神吩咐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
這節經文是「以色列民的信仰告白」(Shema),是猶太人每天誦讀的核心經文之一。
後六誡:與人的關係
· ,也是 新約中耶穌強調的
· 最大誡命, 馬可福音 12:30-31
·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
· 其次就是愛人如己
愛人如己:我們希望別人如何愛和尊重我們,我們先要尊重和愛他人。屬神的人要學習白白得來,也要不求回報的給予他人愛和尊重。
十戒的細節
上帝的權威(20:1-2)
· 上帝以「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來開啟十誡,宣告祂和以色列人的關係並神的權柄與救贖的基礎。
· 律法的目的不是強制,而是基於上帝對以色列愛的關係。
·
· 人對上帝的義務(第一至四誡)(20:3-11)
o 第一誡:不可有別的神(單單敬拜耶和華)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出 20:3)
解釋:
這誡命強調耶和華是獨一真神,提醒人不可敬拜其他神明,也不可讓任何事物,取代神在我們生命中的地位。
要:
· 以神為生命的中心,不把金錢、權力、工作或個人慾望放在神之上。
· 在決策時尋求神的旨意,避免迷信或倚靠世俗方法(如風水、占卜)。
· 好處:使人避免陷入虛假的信仰與錯誤的價值觀,使人有正確的敬拜對象。
o
o 第二誡: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不可敬拜偶像)
解釋:
禁止製造或敬拜偶像,提醒人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神,而非依賴人手所造的有形物體。
實際應用:
· 不以物質象徵(如天地日月,花鳥山水,人像,神像,護身符、等)來取代對神的尊重。
現代社會的「偶像」不只是雕像,也包括金錢、權力、名利、科技等過度依賴的事物。
聖人,名人,親人,都有可能成為偶像
好處:人不要沉迷於世界的誘惑,也不要崇拜受造的人,而要專注於耶和華神,才會的者生命的真意義。
第三誡:不可妄稱耶和華的名(尊重上帝的聖名)
不可濫用或輕視神的名,例如 虛假發誓、以神的名義行騙或隨意使用神的名。
不可「以神的名起誓」
· 避免在憤怒或玩笑中使用神的名字,不要用神的名咒詛他人。
這誡命要求人尊重神的名,代表尊重神的屬性和聖潔。
好處:培養敬畏之心,使人行事為人更謹慎,避免輕率的發誓或濫用神的名。
o
第四誡:當守安息日(分別為聖,敬拜與安息)
解釋:
神設立安息日讓人休息並專注敬拜神,提醒我們信靠神而非倚靠自己的努力。
實際應用:
· 猶太人在安息日(禮拜六)敬拜神,新約的信徒在主日(禮拜天)參加聚會,培養與神的親密關係。
· 在忙碌生活中安排適當休息,避免過度勞累而忽略靈命成長。安息日不可做工,要去會堂敬拜神,也是提醒我們神已經救贖我們,單單相信並依靠他豐足的供應,在繁忙的世界中,神命令人安息,幫助人調整生活節奏,讓身心靈恢復休息。
· 人對人的義務 ,(五 至 十誡)(20:12-17)
o 第五誡:孝敬父母(尊重權柄),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賜給你的地上得以長壽。
解釋:
孝敬父母是神的心意,這不僅是對父母的尊重,也帶來神的祝福,這也是十戒中唯一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實際應用:
· 以尊敬和愛心對待父母,不論他們是否完美。
以實際行動照顧年邁的父母,學會孝順,也學會尊重權威。
· 好處:孝敬促進家庭和諧,帶來代代相傳的祝福,也減少家庭衝突。
神看重感恩的心,並獎賞有感恩的心的人,因為這樣可以使神得榮耀。生命之源,原是從神和父母而來。
o 第六誡:不可殺人(珍惜生命)
解釋:
禁止謀殺,這不僅是指奪取他人生命和肉體上的殺害,也包括憎恨、報復和不饒恕的態度。
實際應用:
· 避免以言語或行動傷害他人,如毀謗或霸凌。
· 學習饒恕與和睦,尊重生命的價值。
· 這誡命確立了人的生命價值,讓人學會尊重別人的生存權利。
· 好處:減少犯罪、謀殺、報復等行為,使社會更安全。
·
o
o 第七誡:不可姦淫
解釋:
保持婚姻的純潔,不可有婚外情或不道德的性行為。
實際應用:
· 在婚姻中忠誠,不受誘惑影響。
· 貞潔和忠誠是婚姻穩固的基石,這條誡命保護婚姻不受破壞。
· 好處:減少婚姻問題,維護家庭幸福,讓孩子在穩定的環境中成長。
·
o
o 第八誡:不可偷盜(誠實與尊重財產)
解釋:
不可奪取他人的財物或權利,包括金錢、時間和信用。
實際應用:
· 誠實工作,避免貪小便宜或逃稅。
· 尊重他人所有權,避免抄襲或未經允許使用他人資源。
偷盜不僅限於物品,也包括欺詐、貪污、剝削等不義之財。
· 好處:促進誠實與正直,使社會經濟發展建立在公平與信任上。
o
第九誡:不可作假見證 (真實與公義)
o 解釋:
禁止撒謊、誹謗或捏造事實來傷害他人。
實際應用:
· 說誠實話,不傳播謠言或製造誤解。
· 在工作和生活中秉持公正,不說誇大或虛假的話。
· 維護司法公正,防止冤假錯案
誡命確保法庭公正,也讓人學會誠實待人。
· 好處:減少誣告、謊言與欺詐,使社會充滿信任與正義
o
o 第十誡:不可貪心(知足與敬畏神)
解釋:
不要羨慕或貪圖別人的財物、地位或成就,因為貪心會導致罪惡行為。
實際應用:
· 以感恩的心過日子,知足者常樂,珍惜神所賜的資源。
· 避免與他人比較,學習知足與信靠神的供應。
· 幫助人活在滿足與平安中,不因貪婪而陷入壓力、焦慮與人際衝突。
·
十誡不僅是一組道德律法,更是信徒生活的指引。耶穌在新約中總結十誡的精義:「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其次就是愛人如己。」(馬可福音 12:30-31)
現代生活中,我們可以透過敬拜神、尊重他人、誠實行事、忠於家庭、知足感恩等方式來實踐十誡,使我們的信仰不僅僅停留在知識,而是落實在每天的生活中。
遵守十誡能讓人活出敬虔、公正、仁愛、誠實的品格。
好處:個人變得更加正直,活得有自由、有尊嚴,贏得他人信任與尊重。
有些人認為誡命是限制,但其實它保護人不受罪惡的捆綁。
耶穌說:「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 8:32)
好處:真正的自由不是任意妄為,而是活在神的保護與祝福之中。
· 上帝顯現的威嚴與人的回應(20:18-21)
o 以色列人因上帝的榮耀與雷轟大聲而懼怕,請求摩西作為中保。
o 這段顯示了人對神聖的敬畏,以及人與上帝之間需要一位中保。
· 中保: 指的是站在兩造之間,促成和解的人,類似於仲裁者或調解者。因為人的罪使我們與神隔絕,需要一位中保來恢復與神的關係。
· 舊約時代,摩西是以色列人的中保,他代表百姓向神說話,也向百姓傳遞神的律法(出埃及記 19:16-19,申命記 5:5)。但摩西只是預表,真正的完全中保是耶穌基督。
·
· (約翰福音 14:6)
·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o
· 嚴謹雕刻偶像和祭壇的律法(20:22-26)
v22-23神吩咐百姓,不可為神和人自己雕像,嚴厲禁止偶像崇拜,確立對神單一的敬拜方式。因為無人能與神相配。
出埃及記 20:24-25(和合本)
24 你要為我築一座土壇, 在上面以你的牛羊獻為燔祭和平安祭, 你在我名下的各處記念我, 我必到那裡賜福給你。
25 你若為我築一座石壇, 不可用鑿成的石頭, 因你在上頭一動家具, 就把壇污穢了。
這段經文出現在十誡之後,神指示以色列人如何敬拜祂, 祭壇是用來獻祭給神的地方,是人與神相遇的地方(創世記 8:20,利未記 1:9)。
在摩西律法下,百姓要用祭壇獻上燔祭、平安祭等,以表達對神的敬拜和悔改(出埃及記 20:24)。神看重的是,敬拜的純潔性和簡樸性, 神要人用天然的石頭,因為一旦用工具修飾,就可能讓人覺得「人的技藝」能使祭壇更聖潔。
要避免以人的手工雕刻來玷污祭壇。人的手工不能增加祭壇的神聖性,反而會讓它變得不潔。
出埃及記 20:26 說:
「你上我的壇,不可用台階,免得露出你的下體來。」
釋義:
神對以色列人關於祭壇的指示之一,特別與祭司的服飾與敬拜的方式有關。
1. 避免不恭敬的舉動
在古代以色列,祭司穿的是長袍式的衣服(參見出埃及記 28:42-43),
2. 出埃及記 28:42-43
3. 42 你要給他們作細麻布褲子, 遮掩下體, 褲子當從腰達到大腿。
4. 43 亞倫和他兒子進會幕, 或就近壇前供職, 在聖所供祭, 必穿這褲子, 免得擔罪而死。 這要為亞倫和他的後裔作永遠的定例。
5. 這是神對祭司聖服的規定,特別是細麻布褲子的設計和用途。這些褲子是用來遮蓋祭司的下體,以確保他們在聖所服事時的聖潔,免得因不合規範而招致死亡。這條誡命顯示出神對敬拜的嚴肅性和對祭司儀式純潔的要求。
如果他們走上有台階的高壇,可能會不小心暴露下身,這在敬拜神的場合是不合適的。因此,神命令他們不要為祭壇建造台階,以避免任何不敬的行為。
6. 與異教崇拜區分
當時周圍的異教文化常使用高台和神廟的台階來敬拜偶像,甚至與淫亂的宗教儀式有關,神要求他的百姓與這些異教崇拜方式有別。神要求以色列人用簡單的土壇或石壇,避免仿效外邦人的做法,以保持對神的純潔敬拜。
7. 強調謙卑與敬畏
祭壇是人向神獻祭、求神赦免罪惡的地方,而不是用來展示人的尊榮或權勢。神的設計強調簡樸與謙卑,讓敬拜者專注於神,而非人的外在表現或地位。
屬靈應用:
這節經文提醒我們,在敬拜神時應當保持敬虔與謙卑,不應該讓外在的形式(如服飾、建築、儀式)成為阻礙我們真心敬拜神的因素。此外,也強調了在神的面前必須有合宜的態度,避免任何輕慢或不尊重的行為。
十誡不僅是宗教規條,它影響了世界歷史、法律、文化,也帶來個人、家庭、社會的益處。它幫助人:
1. 建立正確的信仰(敬畏神)
2. 維護正確的家庭價值觀(促進孝順與婚姻忠誠)
3. 維護和諧的社會秩序(尊重生命、財產與公平)
4. 塑造對的個人品格(誠實、感恩、知足)
5. 讓人活出真正的自由(遠離罪惡,活在神的祝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