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禱 | 立約的神,順服的子民|出埃及記24| 沈保羅傳道 | Favor611 | 2025.02.28
出埃及記24章
Paul 傳道 2025-02-28週五
立約的神,順服的子民
引言
「神與人立約」是聖經中的重要主題,貫穿了整本聖經。從舊約到新約,神多次與人立約,表明祂的信實與恩典。 舊約中:
1. 挪亞之約(創世記 9:8-17):這是神與全人類及萬物立的普世之約,神應許不再用洪水毀滅世界,並以彩虹立約為記號。
2. 亞伯拉罕之約(創世記 12:1-3, 15:1-21, 17:1-14):神揀選亞伯拉罕,應許賜給他後裔、應許之地,以及他的後裔要成為萬國的祝福(預表基督)。
3. 西奈之約(出埃及記 19-24 章):神透過摩西與以色列人立約,賜下律法(包括十誡),要他們遵行,使他們成為聖潔的國度,屬神的子民。這約是有條件的,順服帶來祝福,悖逆帶來咒詛(申命記 28章)。
4. 大衛之約(撒母耳記下 7:8-16):神應許大衛的後裔要永遠坐在王位上,最終成就在彌賽亞耶穌基督身上(馬太福音 1:1)。
5. 新約(耶利米書 31:31-34,路加福音 22:20):神透過耶穌基督成就的新約,不再是刻在石板上的律法,而是刻在人的心裡,使人得著救恩與永生。這新約是神恩典的約,藉著耶穌的血成就的(路加福音 22:20)。
聖經分舊約和新約,立約的雙方 ,神和人都應有責任與義務,神主動在約中展現祂的信實,而人則需要回應神的約,遵行祂的命令。這約就成就神對人完全的救贖。
出埃及記 24 章是神與以色列人立約的重要時刻,標誌著西奈之約(摩西之約)的正式確立。這一章的核心信息是「神與祂的子民立約,使他們成為聖潔的國度,上帝的子民」。
(1-2 節):神主動邀請—讓人可以親近(靠近)
📖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和亞倫、拿答、亞比戶,並以色列長老中的七十人,都要上到我這裡來,遠遠地下拜。惟獨你可以親近耶和華,他們卻不可親近,百姓也不可上來。』」(出 24:1-2)
神的邀請是有要求的
1. 神呼召摩西、亞倫、拿答、亞比戶和七十位長老上山,但只有摩西可以直接親近神。
o 摩西 是神所設立的中保,代表百姓來親近神。
o 這預表 耶穌基督,祂是我們與神之間的唯一中保(提前 2:5)。
提摩太前書 2:5(和合本)
「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
o
2. 長老們和百姓只能遠遠地下拜
o 神是聖潔的,人不能隨意靠近祂,除非祂允許。
o 在舊約時代,只有神所揀選的祭司才能進入至聖所,而如今 (來 4:16)。因耶穌基督的寶血,我們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神的施恩寶座前。
神啟示人要帶著敬畏的心來到神面前。
· 人的敬拜必須以神為中心,不是以自己的感受為中心。
我們不要只滿足於遠遠地觀看神,要渴慕像摩西一樣可以到神的面前,與神面對面。神必使渴慕的人得滿足。
(3-8 節):順服與立約,
百姓表達願意對約的順服:
V3:「摩西將耶和華的命令都述說與百姓聽;眾百姓齊聲說:『凡耶和華所吩咐的,我們都必行。』
v7:
「摩西又拿起約書來,念給百姓聽。他們說:『凡耶和華所吩咐的,我們都必遵行。』」
耶和華的命令 = 「約書」
「約書」(Book of the Covenant)指的是神在出埃及記 20-23 章所賜的律法與誡命,包括十誡與社會規範。
這是一份「書面契約」,象徵神與以色列民的正式盟約。
解釋:立約的過程是這樣的
1. 摩西宣讀神的律法(3節)
V3:「摩西將耶和華的命令都述說與百姓聽;眾百姓齊聲說:『凡耶和華所吩咐的,我們都必行。』」(出 24:3)
百姓公開承諾,對命令的順服:表明他們願意順服神的律法。
v:4-5
4 摩西將耶和華的命令都寫上,又清早起來,在山下築了一座壇,並按以色列十二支派立了十二根柱子。
5 又差遣以色列人中的少數少年人,去獻燔祭,又向耶和華獻牛為平安祭。
🌟 經文解析
西奈之約的立約儀式,包含寫下律法、築壇、立柱、獻祭等行動,以色列民心甘情願的與神立下正式的盟約。
1. 「摩西將耶和華的命令都寫上」——記錄神的律法
摩西不僅口述神的誡命,還將其寫下,這標誌著盟約的正式確立。
這份記錄包括十誡(出 20 章)和盟約書(出 21-23 章),這章24章中稱為「約書」。
神的話語被記錄與傳承,確保子孫後代遵行(申命記 6:6-9)。
6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
7 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
8 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
9 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
2. 「築壇並立十二根柱子」——象徵立約的莊重性
「築壇」 神設立的敬拜與神相會的地方,凡神名被紀念之地,祂必賜福。
「十二根柱子」 象徵以色列的十二支派,表示整個民族都參與這盟約,而不只是個別領袖。
壇 代表神,柱子 代表百姓,顯示神與人之間的盟約關係。
3. 「差遣少年人獻祭」——立約獻祭的實際行動
燔祭(burnt offering):將整個祭牲焚燒,象徵完全獻上(利未記 1 章),代表百姓完全委身於神。
平安祭(fellowship offering):部分燒給神,部分由人享用,象徵與神和好的關係(利未記 3 章)。
由年輕人執行獻祭,這次立約是影響整個民族世世代代的重大事件,年輕人參與獻祭,象徵他們將承接
1. 盟約的傳遞,讓神的約延續下去。
2.事工承擔者
獻祭是一種服侍,年輕人參與其中,預表他們將來成為神國的服侍者。
這與新約中徒 2:17引用提到的」(約珥書 2:28,)「青年人要有異象 」有相似的概念,象徵神對下一代的呼召與使命。
獻燔祭與平安祭需要:
1. 殺牲牲畜
2. 處理祭牲
3. 抬運祭物到壇前
4. 燃燒祭物
這些都需要體力與勞力,所以年輕人可能是最佳選擇。在沒有專門祭司的情況下,年輕人或家族中的精壯男子承擔這些實際任務也很合理。當時祭司體系尚未正式建立
亞倫與他的子孫在出埃及記 28 章才被正式設立為祭司,並執行具體的獻祭工作。
教會和家庭都應該有這種看見,培養傳遞盟約的和事工承擔者,讓服事神成為年輕人的異象,事奉才可以代代相傳。
🔥 立約的屬靈意義
1. 立約需要行動——不只是言語上的承諾,百姓透過祭壇、立柱子、獻祭來表明對神的順服。
神的話語要被記錄與傳承——摩西寫下律法,提醒後人要珍惜並實踐神的話,後人在(詩篇 119:11)「我將你的話藏在心裡,免得我得罪你。」
2. 獻祭 預表基督——燔祭與平安祭預表耶穌基督的獻上,使我們與神永遠的和好(希伯來書 10:12)「但基督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就在神的右邊坐下了。」。
順服不只是行動,還包括內心的態度。 我們要讓神的話語成為生命的唯一準則,而不是選擇性地遵行。
耶穌說:「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約 14:15)。
(9-11 節)見神的榮耀——長老得以親近神並歡喜快樂享受盛宴
V10-11:「他們觀看神,祂腳下彷彿有平鋪的藍寶石,如同天色明淨。」(出 24:10)
這是舊約少數記載 人「觀看」神 的時刻,但他們只看到 神的腳下,人仍然無法看見神完全的榮耀(約 1:18)「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
這裡的「藍寶石」象徵神的 聖潔與榮耀,表明祂是超越天地的神。天色明淨象徵神的完全與平安
V11: 神的手不加害以色列尊者身上,神主動向長老們啟示祂自己,表示神擁有絕對的主權。並且神的恩典,憐憫,接納臨在他們當中。
人因看到神的榮耀而沒有被擊殺,就當歡喜快樂。
出埃及記33:20 【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
他們「又吃又喝」表達與神立約後的喜樂。
神的同在是人最大的滿足!
(12-18 節)摩西上山——領受法版
V12:「耶和華對摩西說:『你上山到我這裡來住在這裡,我要將石版並我所寫的律法和誡命賜給你,使你可以教訓百姓。』」(出 24:12)
摩西 單獨 上山 進入雲中,進入雲中也是 進入神的同在,這是一種屬靈的經歷。(屬靈經歷是人經歷神所需要的),親近神是需要人付出信心與順服的代價,
人不能憑自己接近神,乃是神的召喚與恩典臨到。神要我們上去找他,我們不能和神說,你下來,我在這裡等你。我們有時候見不到神,是因為我們把我們自己身份搞錯了,常常喧賓奪主,我們是受造的人,不是神。人若不能在神的面前謙卑,必見不到神。
摩西在順服神的行動中給我們立下好好的榜樣。不怕山高,不怕辛苦,神怎麼吩咐,他就怎樣跟隨。
V3-14 摩西作為偉大的領袖,不光要上山親近神,地上的工作也都仔細的交代。在上山前對同工有清楚的吩咐,摩西的幫手約書亞,被摩西帶上山,等在半山上,比其他長老更加靠近神,相信約書亞在等候的日子中,也能學習和經歷寶貴的屬靈操練,以後成為摩西的接班人,出色的領袖。
帶領門徒實在是一個需要費心,費力的工作,成全一個門徒成為接班領袖,更是要靠神賜下諸般的智慧和力量。
其他的長老負責管理百姓,亞倫好戶珥處理爭訟的。
v15-17:
神的榮耀降臨在西奈山的壯觀景象,是摩西上山領受十誡與律法的關鍵時刻。
神的榮耀降臨,好像雲彩遮蓋(v.15)
「雲彩遮蓋山六天,第七天耶和華從雲中召喚摩西」
雲彩是神同在的記號:
在舊約中,雲彩多次象徵神的同在與榮耀:
出埃及記 13:21:「日間,耶和華在雲柱中領他們的路。」
出埃及記 33:9-10:神的雲柱降臨在會幕門口。
民數記 9:15-23:雲彩停在哪裡,以色列人就安營,雲彩移動,他們就起行。
新約也有類似的「雲彩」異象:
耶穌變像時:「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太 17:5)。
耶穌升天時:「有一朵雲接祂去」(徒 1:9)。
基督再來時:「駕著天上的雲降臨」(啟 1:7)。
(v.16):雲彩遮蓋山頭,意味著神的臨在,但也表明神的榮耀並非人可以隨意觀看
六天的遮蓋象徵等候神的時間,摩西沒有急於行動,而是耐心等候神的話語。
第七天是神的時間,這與安息日的概念相呼應(創 2:2-3) 七」是完全的數字,象徵神的工作完成(如創世記 2:2- 神的啟示有祂自己定的時間,不是按照人的時間表。
火代表神的聖潔、能力與審判(申 4:24「耶和華你的神乃是烈火,是忌邪的神」)
希伯來書 12:29:「因為我們的神乃是烈火。」
以色列人從山下觀看,見到神的榮耀如火,神的聖潔與超越,讓人心生敬畏之心。
V18: 摩西在山上 四十晝夜,
聖經其他關於「四十晝夜」的記載
摩西第二次上山(因金牛犢事件打碎法版後)也待了40晝夜(申命記 10:10)。
以利亞走到何烈山,也是40天(列王紀上 19:8)。
耶穌禁食40晝夜,然後受試探(馬太福音 4:2)。
📌 四十晝夜經歷:
1. 神對人特別的塑造與啟示,
2. 對神的器皿完全的試煉與預備(摩西、以利亞、耶穌)。
3. 摩西與神深度相交的時刻,(領受律法)。
總結:出埃及記24章
讓我們看到
神的同在如雲彩,遮蓋我們的生命。
1. 神的帶領有祂的時間,我們要學習等候。
2. 神的榮耀如烈火,我們要敬畏祂,並讓祂煉淨我們的生命。
愛守約施慈愛的神,成為順服的子民,大家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