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 26 | 勿做三種人 | Hannah 同工 | 澳洲喜悦Favor 611晨禱 | 2024.11.20 週三
箴言26章
Hannah 同工 20/11/2024週三
題目:勿做三種人
一,愚昧之人自取咒詛v1-12
二,懶惰之人自食其果v13-16
三,心思不正之人害人害己。V17-28
箴言開篇第一章第7節,所羅門就告誡我們:“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 “而且在後面的箴言中,強調為人之本在於智慧、勤奮、謹守口舌。 本章的經文,所羅門從反面來告誡我們,勿要做這三種人:愚昧人、懶惰人和心思不正的人。 盼望我們讀完本章,省察自己的行為,遠離愚昧,追求智慧; 克服懶惰,以勤為本; 糾正心思,正直清潔。
一,愚昧人自取咒詛v1-12
1夏天落雪,收割時下雨,都不相宜。 愚昧人得尊榮,也是如此。
2麻雀往來,燕子翻飛,這樣,無故地咒詛,也必不臨到。
3鞭子是為打馬。 輯頭是為勒驢。 刑杖是為打愚昧人的背。
以色列的收割季节是夏天旱季,不会下雪。「夏天落雪,收割时下雨」(1a)比喻「愚昧人得尊荣」(1b)并不合宜。「愚昧人得尊荣」不合宜,「无故的咒诅」也不合宜,但「刑杖是为打愚昧人的背」(3b),限制和管教愚昧人却非常合宜。1-3節以三種自然界中的比喻,來說明一個不敬畏神的愚昧人終將承受的後果。 那就是:不得尊榮; 自取咒詛; 遭受刑罰。
4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恐怕你與他一樣。
5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免得他自以為有智慧
4-5節聽起來似乎自相矛盾。 第四節告誡我們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第五節又說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 但事實上這兩節不是矛盾,而是在合適的時候以合適的話語來回答。 第四節是說不要效法愚昧人的言語、態度和行為; 意思是不要按照愚昧人的说话方式和逻辑前提,与他们徒然争辩 第五節是在說,要用他們聽得懂的話來回答,好讓他們自己省察愚昧之處,“免得他自以為有智慧”。 若「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恐怕你与他一样」(4节),在争论过程中也变成一个愚昧人。主耶稣就没有正面回答设陷阱谋害他的人的问题,反倒提出了反问 就如同彼得的勸告,“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彼得前書3:15)
6借愚昧人手寄信的,是砍斷自己的腳,自受損害。
10雇愚昧人的,與雇過路人的,就像射傷眾人的弓箭手。
第六節和第十節提醒我們不要相信和僱用愚昧人,免得自己的工作受虧損,如同“砍斷自己的腳,自受損害”,也免得傷害無辜之人,“射傷眾人”。
8將尊榮給愚昧人的,好像人把石子包在機弦裡。說到,愚昧人升到高位乃是無用的。 因為石子應當被放在機弦上甩出去,才是打傷敵人的武器。 “包在機弦里的石子”,終是無用。
7瘸子的腳,空存無用。 箴言在愚昧人的口中,也是如此。
9箴言在愚昧人的口中,好像荊棘刺入醉漢的手。
11愚昧人行愚妄事,行了又行,就如狗轉過來吃它所吐的。
12你見自以為有智慧的人嗎? 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
第七、九、十一和十二節論到愚昧人的三種愚昧之處:第一,他們對智慧的愚鈍和拒絕。 智慧的箴言對於愚昧人來說,就如同瘸子的腳,空存無用; 荊棘刺入醉漢的手中,醉漢大概也不會覺得痛,因為他們感覺遲鈍。 智慧的箴言對於愚昧人亦是如此。 第二,他們不受教誨,反覆行愚妄之事。 狗所吐出來的,已經污穢。 我們家的狗狗其實也不會吃吐出來的東西。 智慧之人從錯誤中學習教訓,以後謹守言行,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愚昧人卻無此覺悟,明知是愚妄還要去行,不知悔改; 第三,他們自以為有智慧,其實卻是無可救藥。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中如此評價自以為有智慧的人:
哥林多前書1:20-25 智慧人在哪裡? 文士在哪裡? 這世上的辯士在哪裡? 神豈不是叫這世上的智慧變成愚拙嗎? 21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神,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 這就是神的智慧了。 22猶太人是要神蹟,希臘人是求智慧。 23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 24但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利尼人,基督總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 25因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 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
二,懶惰人自食其果v13-16
3懶惰人說,道上有猛獅,街上有壯獅。
14門在樞紐轉動,懶惰人在床上也是如此。
15懶惰人放手在盤子裡,就是向口撤回,也以為勞乏。
16懶惰人看自己,比七個善於應對的人更有智慧。
這幾節經文說到懶惰人的四個特性。 第一,他們懼怕困難,找藉口逃避。 在他們看來,困難如同道上的獅子,不去面對乃是上策; 第二,他們貪圖舒服和方便。 門在樞紐中不費一點力氣,是最舒服和方便的狀態,就如同懶惰人貪圖在床上的舒適。 第三,他們自食其果。 記得小時候聽過一個懶惰人的故事,說到媽媽要出遠門,知道孩子懶惰,不會自己動手做飯吃,就作了一個大餅,套在孩子的脖子上,免得他餓死。 過了幾天媽媽回來發現孩子還是餓死了。 他面前的大餅被吃完了,這個懶惰的孩子不願意花力氣去轉動大餅,結果活活餓死。 這當然是一個荒謬的故事,但這個故事與第十五節的經文頗有相似之處。 懶惰人懶到一個程度,手都夠到盤子里的食物了,卻懶得把手收回,把食物放到口中,豈不是一樣會活活餓死! 第四,懶惰人自以為聰明。 他們看不起勤勞的人,覺得自己比“七個善於應對的人更有智慧”。
三,心思不正的人害人害己。V17-28
這一段經文講到三種心思不正的人。 他們是:好爭競的人; 傳舌的人和心懷怨恨的人。
第十七節並不是说在路上見到不公平的事,你要選擇視而不見; 而是說到一種狀況,就是看到兩個人爭吵,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作裁判,或者加入戰爭。 如果我們在路上看到兩隻狗打架,一定不會上去抓住狗的耳朵,因為這是很危險的,可能兩隻狗都轉而攻擊我們。 對於自己不熟悉的紛爭也是如此,如果我們不了解情況,以一個裁判的身份自居,這節箴言告誡我們,可能會陷入麻煩的境地。第18節欺淩鄰舍的也是如此,抱著看笑話的心態,實在是這等人心思不正,自私自利,害別人,自己一定得不到好處。
20火缺了柴,就必熄滅。 無人傳舌,爭競便止息。
21好爭競的人煽惑爭端,就如餘火加炭,火上加柴一樣。
22傳舌人的言語,如同美食,深入人的心腹。
20-22节是一组平行句,描绘传舌的人。「传舌人」(22a)的就是「好争竞的人」(21a),傳舌的人不經過證實就傳播謠言,不以和平為目的,唯恐天下不乱,喜欢「煽惑争端」(21a),给「余火加炭,火上加柴」(21b)。「最小的火能点着最大的树林」(雅三5),妨碍「弟兄和睦同居」破坏教会的合一。不是用生命去制造麻烦,是用生命去解决麻烦, 不信謠、不傳謠是我們應當有的处世之道。
23火熱的嘴,奸惡的心,好像銀渣包的瓦器。
24怨恨人的用嘴粉飾,心裡卻藏著詭詐。
25他用甜言蜜語,你不可信他,因為他心中有七樣可憎惡的。
26他雖用詭詐遮掩自己的怨恨,他的邪惡必在會中顯露。
27挖陷坑的,自己必掉在其中。 滾石頭的,石頭必反滾在他身上。
28虛謊的舌,恨他所壓傷的人。 諂媚的口,敗壞人的事。
23-28节是一组平行句,是谄媚怨恨者的写照。
23-25节是谄媚怨恨者的诡诈。
「银渣」(23b)是炼银过程中产生的铅黄(一氧化铅),可以用作陶器的釉料。「银渣包的瓦器」(23b)表面光亮,里面只是陶器,比喻谄媚怨恨者表里不一,有「火热的嘴,奸恶的心」(23a),虽然说话很热情,但却不值得信任,因为他们是「用嘴粉饰,心里却藏着诡诈」(24b),只是在等候时机。
「七样可憎恶的」(25节),代表许多可憎恶的。
我们若常常因为「火热的嘴」而看不见「奸恶的心」,就要省察自己属灵的光景,因为「属灵的人能看透万事,却没有一人能看透了他」(林前二15)。善于奉承的人,一定也精于诽谤;人越是用「甜言蜜语」(25a)来谄媚奉承,我们越要提醒自己「不可信他」(25a);人越是送上肯定和赞美,我们越要提醒自己「吃蜜过多是不好的;考究自己的荣耀也是可厌的」(二十五27)。
很多的時候,人心裡存著怨恨,卻不明說,而是以甜言蜜語包裝自己的邪惡,用虛謊的舌和諂媚的口陷害他人。 這等人也是心思不正的人,他們終將害人害己。
親愛的弟兄姐妹,你曾經不小心落入愚昧人、懶惰人或者心思不正的人的光景嗎? 盼望我們每天到神的面前,與神親近。 讓聖靈提醒我們如何做智慧的抉擇。 願大衛的禱告成為我們的禱告:
神啊,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的靈。 不要丟棄我,使我離開你的面,不要從我收回你的聖靈。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 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