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書 47 | 縱使聯手也不能勝過神 | Winnie Law 傳道 | 澳洲喜悦Favor 611晨禱 | 2024.11.07 週四
耶利米書 47 章
Winnie Law 傳道 07/11/2024週四
主題:縱使聯手也不能勝過神
一. 審判臨到 v1-4
二. 終於無有 v5-7
總結:
1. *神的主权不可抗拒* - 无论多少人或国家联合,也无法胜过神的意旨和权能。
2. *审判的不可避免* - 神宣告对非利士人的审判,提醒人们神的审判是无可避免的。
3. *倚靠神才是出路* - 面对任何威胁和敌人,唯有信靠神才能得着真正的平安。
4. *谦卑寻求神的怜悯* - 神的警告也带有怜悯,鼓励人们谦卑悔改,寻求神的恩典。
5. *警醒对抗试探* - 借非利士人的失败,提醒信徒保持警醒,避免受到属世的诱惑和攻击。
这些要点帮助我们理解《耶利米書》中的属灵教训,鼓励信徒在神的主权下谦卑、信靠和警醒。
前言:
耶利米書從第46章開始,是神對以色列民的鄰國審判宣告審判的預言。第46章預言埃及會遭遇到巴比倫軍隊的攻擊,在主前568至567年,尼布甲尼撒確實入侵了埃及。
第47章講到第二個審判,預言非利士也要受到巴比倫的攻擊而滅亡。
之後是摩押,亞捫、以東、大馬色(亞蘭,即今敍利亞)和神所使用去審判列國的僕人一巴比倫都要受到審判。
非利士人是含的兒子麥西的後裔(創10:13-14),他們本來是海上民族,自愛琴海移居巴勒士坦,在主前12世纪從地中海的克里特島(又稱革哩底、迦斐托),大規模遷入迦南沿海平原的肥沃地帶,有五大城邦,組成聯合王國,包括沿海的亞實突、亞實基倫、迦薩,和比較內陸的迦特、以革倫。
以色列人常稱他們是"未受割礼的"(士15:18; 撒上14:6; 撒下1:20),指他們不是耶和華神所揀選的子民,他們有異教信仰,所拜的神祇是大袞、亞斯他錄和巴力西卜,跟以色列的神沒有关係。
非利士人是非常驍勇善戰、強悍的民族,當時以色列還用銅器用具,非利士人已掌握了鍊鐵技術,他們擁有鐵車、鐵制兵器,鐵製成的農具如鐮刀、斧頭、犂等。由於他們擁有更先進的軍備,也有侵略性的野心,他們向中央山地進攻。
他們一直是以色列人的宿敵,不断侵略和壓迫以色列人,侵犯以色列領土,並與其他國家聯合對抗以色列。
祭司以利時代,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打仗,以色列人敗了,以利的兩個兒子被殺,約櫃被擄去非利士地。(撒上 4:10-11)
在士師时代,非利士人轄制以色列40年,參孫作以色列的士師二十年,擊打非利士人 。
掃羅王時代,兩國爭戰,非利士巨人歌利亞挑戰以色列軍隊,無人敢應戰,大衛用最簡單的投石器打倒了他(撒上17:40-49)。
在大衛王的時代,他帶領軍隊把非利士驅逐出以色列地,他們便無法再恢復舊時的力量(撒下五)。他們以後仍陸續與猶大、以色列有爭戰,直至亞述強權興起。
今天,神向以色列的世仇非利士宣告審判。
一、審判臨到 v1-4
1 法老攻擊迦薩之先,有耶和華論非利士人的話臨到先知耶利米。
這篇預言是在「法老攻擊迦薩之前」發出的,說明這是個早期的預言。
可能是指主前601年,法老尼哥擊敗尼布甲尼撒後,途經利非士,乘勝攻下迦薩,以重建他在巴勒斯坦的聲威。
埃及、非利士和巴比倫的關係:
南方的埃及和北方的巴比倫除了國力競爭,還因與腓尼基海港的關係,在利益上的互相競爭。而非利士在兩國中間,無論是埃及從南到北,或巴比倫從北到南,都必途經非利士,他們的競爭終於導致非利士地變為廢墟,推羅、西頓落入巴比倫的手上。
耶利米时代的非利士已經是经濟繁榮,兵力雄厚的國家,但神提早警告非利士人,法老的攻擊還算小事,將会有更大的災難臨到。
神愛世人,祂不願一人沈淪,情願萬人悔改,祂不單愛自己的選民以色列,也愛不認識祂的邦國,所以在審判之前也
透過先知向非利士宣告,目的是要他們悔改不再行惡。
2 耶和華如此說:「有水從北方發起,成為漲溢的河,要漲過遍地和其中所有的,並城和其中所住的。人必呼喊,境內的居民都必哀號。
3 聽見敵人壯馬蹄跳的響聲和戰車隆隆,車輪轟轟,為父的手就發軟,不回頭看顧兒女。
4 因為日子將到,要毀滅一切非利士人,剪除幫助推羅、西頓所剩下的人。原來耶和華必毀滅非利士人,就是迦斐託海島餘剩的人。
神說,日子將到,祂要毀滅一切非利士人,除了在迦南沿海平原的非利士城市,連他們的本鄉迦斐托海島所餘剩的人,都会被消滅。
神又為何連推羅和西頓都要剪除呢?
這兩個腓尼基城市,繁榮強大,因為他們在整個地中海都有商船的貿易。
他們与非利士有貿易和經濟互惠的關係,是非利士的盟友,並且每當非利士遭遇困難時,他們總會派援軍幫助。
耶和華的刀劍不會止息,直到把非利士人連同她的盟友都一併消滅。
所以,無論非利士跟誰聯盟,試圖得著幫助以鞏固國力,或如猶大与眾多鄰邦結盟試圖对抗巴比倫,但都是徒然,因為他們的敵人是耶和華,當神站在他們的对面,他們必失敗,試問誰比耶和華更大更有能力呢,沒有一個國家或一個政權可以敵擋神的大能,當神的審判臨到,無論逃到哪裡,都必不能躲避神的手。
正如約哈難帶著百姓逃去埃及,以為可以躲避巴比倫的手,但神的大能仍能使用巴比倫去擊殺他們,無人倖免於難。
v2, 3 生動地描述了戰爭的恐怖和非利士人的絕望。
巴比倫軍隊將会如洪水氾濫般,非常兇猛,無法抵擋,淹沒非利士的全境。
非利士人將聽見敵人壯馬蹄跳的響聲,和戰車發出隆隆的響聲,聽到便知道敵人來勢洶洶,令人驚恐失措,手發軟,父親眼看到兒女在眼前死亡,卻無能為力,只有悲痛。
這預言在公元前604年應騐了,巴比倫軍攻陷了非利士人的城市,非利士民族被滅。
除了先知耶利米,其他先知也曾对非利士發出過預言:
以賽亞書 14:28-31
亞哈斯王期間,非利士曾入侵猶大,佔領城邑(代下28:18),在亞哈斯王離世時,神有默示臨到非利士:「非利士全地啊,你都消化了!因為有煙從北方出來,他行伍中並無亂隊的。」
以西結書 25:15-17
「主耶和華如此說:『因非利士人向猶大人報仇,就是以恨惡的心報仇雪恨(報仇報復),永懷仇恨,要毀滅他們。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我必伸手攻擊非利士人,剪除基利提人,滅絕沿海剩下的居民。我向他們大施報應,發怒斥責他們。我報復他們的時候,他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
阿摩司書 1:6-8
耶和華說:「迦薩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她的刑罰;指亞蘭人攻打以色列時,非利士和腓尼基趁機俘獲以色列人,將他們賣給以東人作奴隸。我卻要降火在迦薩的城內,燒滅其中的宮殿。.....非利士人所餘剩的必都滅亡。」
**迦薩是當時買賣奴隸的中心。
亞蘭人攻打以色列時,非利士和腓尼基趁機俘獲以色列人,加以虐待,且將他們賣給以東作奴隸(珥3:4-6),因以東有銅礦,需要大量的奴隸來採礦,這是極不人道的事,神非常恨惡。
西番雅書 2:4-7
迦薩必致見棄,亞實基倫必然荒涼。人在正午必趕出亞實突的民,以革倫也被拔出根來。住沿海之地的基利提族有禍了!迦南 非利士人之地啊,耶和華的話與你反對說:「我必毀滅你,以致無人居住。」沿海之地要變為草場,其上有牧人的住處和羊羣的圈。這地必為猶大家剩下的人所得,他們必在那裏牧放羣羊,晚上必躺臥在亞實基倫的房屋中;因為耶和華他們的神必眷顧他們,使他們被擄的人歸回。
非利士長期不断欺压以色列人,施行侵略、逼迫,壓制,他們又兇惡又殘忍,當士師参孫被他們捉拿到後,他的眼睛被剜去,用銅鏈索住,在监里推磨(士16:21)。
在以色列國分裂之後,他更逐渐强大起来,嚴重威脅着南國猶大的安全,甚至試圖要把神的子民除滅。
而且他們是不認識耶和華的民族,他們拜偶像,殘暴淫乱,行耶和華可憎的事。
神曾在不同時期,透過眾先知警告過他們,可惜他們不听,不肯回頭離開惡道,神是全地的主,祂必興起公義的審判,臨到一切抵擋祂的人身上。
约拿向尼尼微宣告神審判的信息,他們從最大王到最小的百姓都披麻蒙灰悔改,神便不降災。
可見凡肯听從,回轉悔改的必得赦罪之恩。
二、歸於無有 v5-7
5 迦薩成了光禿,平原中所剩的亞實基倫歸於無有。你用刀劃身,要到幾時呢?
非利士的城迦薩和亞實基倫被夷為平地,歸於無有,「用刀劃身」表示極為悲哀,也暗示非利士人尋求偶像的幫助,但是任何自虐的行為並沒有辦法拯救他們脫離神審判的手。
他們哀求耶和華止住祂的忿怒,
6「『耶和華的刀劍哪,你到幾時才止息呢?你要入鞘安靖不動。」
收刀入鞘,饒了他們,才有可能從災難中逃脫。
7 耶和華既吩咐你攻擊亞實基倫和海邊之地,他已經派定你,焉能止息呢?」
但神已「派定」=已下命令(完成式)给祂的僕人巴比倫去攻擊非利士,神沒有叫停,巴比倫的軍隊只會繼續進兵攻擊,不會罷手。
無論非利士与盟友們聯盟或藉以加強力量,均不足以敵擋神。
因為公義的神必追討他們欺壓別人的罪。
要呼喊神停止災難,唯一的方法就是悔改認罪,但非利士始終沒有這樣做。
結局:
主前588年,非利士城邦與猶大合作叛變後,尼布甲尼撒把他們外遷往尼普爾
(=米所波大米,今的伊拉克)的一座城附近。
到了波斯時代,非利士地的非利士人已經所餘無幾。
於主前第二世紀被馬加比王朝的統治者殲滅,非利士這個名字便從歷史的舞台上消失。
結語:
一) 現在世界上,無論那一邦那一國都面对不同的艱難,有炸彈的戰爭,經濟的戰爭,販賣人口,國与國之間的仇恨,人与人之間的仇恨,總是沒完沒了,不能解決。
其實列國的興衰都在神的手中,讓我們更多為自己的國家祷告代求,也為列國代求。
二) 同樣,人最終的結局会是美好?或是悲惨呢?
在於今天我們的心是否跟隨神,今天我們如何行事為人。
我們是会做錯事,得罪神得罪神,但要懂得悔改,不要像以色列人般"三不"(不聽從,不側耳而聽,不轉離惡事)(耶44:5)。
不單止要听和遵守神在聖經的吩咐,也要听和遵守地上的權柄,無論在職場、教会或学房,都要遵守權柄設立的規矩,若各人任意而行,喜歡怎樣就怎樣,就一盆散沙,怎能是耶和華的軍隊,怎能与仇敌爭戰去赢得這世代呢?
三) 審判、降禍不是神的心意,審判的目的是要人回轉,祂的心意是「不願一人沈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3:9)。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羅1:16),求主使我們对未得救的靈魂有負擔,有傳福音的熱情,願人人認識救主,得赦罪之恩,明白真理,走在神喜悅的道路,生命更豐盛,有美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