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 35 | 神恩典双倍產業双倍祝福 | Winnie Cheung 傳道 | 澳洲喜悦Favor 611晨禱 | 2024.05.09 週四
民數記35章
神恩典雙倍產業雙倍祝福
Winnie C傳道 8/5/2024 週四
引言:
前兩天33章Ps,Joe 講曠野人生恩典記號 ,當你安靜神前,回想你困苦艱難的日子,你看到神給你的祝福嗎?34章神把應許地的四境領域東西南北定出來.只要你勇敢進入用信心爭戰,那地才成為你的產業,今天分城給利未人,是恩典之城.這是神給我們的恩典 .只要你要對準神照神吩咐而行,不但得到祝福,而是得到雙倍的祝福,雙倍的恩典,利未人明知沒有產業,耶和華是他們的產業.他們仍忠心順服,到章耶和華吩咐摩西分給利未人48座城,是雙倍的恩典.我給今天的題目:神恩典雙倍產業雙倍祝福, 我把他分為三段
一. 恩典賞賜 (1-8)
v1.耶和華在摩押平原,約旦河邊,耶利哥對面曉諭摩西說,神在摩押平原,約旦河邊,耶利哥對面曉諭摩西說,位置說得很清楚必得耶利哥城2 「你吩咐以色列人,要從所得為業的地中把些城給利未人居住.也要把這城四周圍的郊野給利未人v3,這城邑要歸他們居住,城邑的郊野可以牧養他們的牛羊和各樣牲畜.又可以安置他們的財物,」吩咐以色列人,要從所得為業的地中,把一些城給利未人居住,神沒有將土地分給利未人,因為耶和華是他們的產業。但豐富的神不會讓事奉祂的人落到貧窮、缺乏裡,雖然利未人不必耕種,但也需要「城邑的郊野」來接受屬天的祝福,牧養牲畜、安置財物「v 4你們給利未人城的郊外,要從城牆量起,四圍往外量一千肘。5你們要往東量二千肘,往南量二千肘,往西量二千肘,北往量二千肘為邊界,以城為中心.
圖一 利未人城一千肘,郊野二千肘,城與郊野相距500米.猶太傳統根據「二千肘」規定了「安息日可走的路程」(徒一12),這城鎮的郊外要歸給他們(給利未)。 [6 “你們給利未人的城鎮中,要設立六座逃城,讓誤殺人的可以逃到那裡。此外還要給他們四十二座城。7所以,給利未人的城一共有四十八座,連同城的郊外都給他們。]以色列人給利未人的四十八座城,當中有六座是逃城,讓誤殺人的人可以逃到那裡。神也沒有讓利未人聚在一起居住,為什麼?在(創49:5)記載了西緬和利未兩兄弟屠殺示劍城,老雅各臨終就發預言,他們要散居在以色列地中,為流人血付代價。地因罪受汙穢,必須要被贖,利未在咒詛中,地就不為他效力,他不能承受地業。
利未人先祖所做的,後代要付上代價。但神有恩典,神要每支派都分出幾座城來讓他們居住。 利未人的四十八座城在以色列地佔總面積只有千分之一。如果按照支派的數目,各支派應佔地約為百分之七,
「8從以色列人所得的產業中給利未人的這些城鎮,多的要多給,少的要少給;各支派要按照所承受為業之地的多少把城鎮給利未人。”」 以色列人甘心從自己「所得的地業」中「把些城邑給利未人」,表明他們承認自己的產業都是神所賜的,應許之地的主人是神自己。可見利未人居住的地極少。神沒有把地分給利未人,支派「人多的就多給,支派人少的就少給」,是各支派按本支派的人數比例拿出給利未人的城邑,這樣就使利未人分散整個應許之地,因為神呼召他們事奉神,他們的生活要倚靠神,不是倚靠地。6座逃城, 逃城是「避難所、收容所」,使誤殺人的不至於死,等他站在會眾面前聽審判」,神使利未人成為百姓的祝福,其實我們每個信主的人,某程度上我們都是利未人,我們是從世界被分別出來的。我們的傳道同工,更是利未人中的利未人,要作弟兄姊妹的榜樣,教會也是世人的榜樣,讓世人知道世上有神,且知道有人被分別出來敬畏神和事奉神我們的生命就是服事神。
神可以給我們很多地業,神國的興旺,就是我們的興旺,這是我們的呼召,因著神的恩典讓我們為教會成神家的祝福。這是神給利未人的城住在以色列人當中,成為百姓的祝福,更賜下逃城,救贖誤犯殺人的.這是恩典的賞賜.
二.恩典逃城(V.9-32)
神在以色列地設立六座逃城,河東三座,河西三座,讓以色列人誤殺人的,都可以躲進附近的逃城裡,不被追殺。圖二逃城
(1) 建立逃城 (35:9-15)
[v9耶和華吩咐摩西說:10“你要吩咐以色列人,對他們說:你們過了約旦河,進入迦南地,11要指定幾座城,作為你們的逃城,使誤殺人的可以逃到那裡,12這些城要作為逃避報仇者的城,使誤殺人的不至於死,等他站在會眾面前受審判。13“你們指定的城,是要作你們的六座逃城,14約旦河東指定三座,迦南地也指定三座,作為逃城.15這六座城要給以色列人和他們中間的外人,以及寄居者,作為逃城,讓誤殺人的可以逃到那裡。
「報仇」原文是「贖回」無論兇手是否故意殺人,被害人「至近的親屬」都有殺死他的權利,因為「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為神造人是照自己的形象造的」,所以神設立逃城.逃城是一個保護人的地方,也是一個阻止彼此仇殺的地方。讓誤殺人的人不會被殺,否則,冤冤相報,就會產生更很多的問題。神在以色列地設立六座逃城,河東三座,河西三座,都建做在大城有道路,讓以色列人誤殺人的,都可以盡快躲進附近的逃城裡,不被追殺。
(2) 故殺之例 (35:16-21)
16“用鐵器打死人,是故意殺人的;必被處死。17用手石頭打死人,是故意殺人的;必被處死。18用手致命的木器打死人,故意殺人的,必被處死。19報血仇者可以親自殺死那故意殺人的;他一找到兇手,就可以殺死他。20人若因怨恨把人推倒,或埋伏等著丟東西砸人,以至於死,21或因仇恨用手打死人,打人的必被處死,他是故意殺人的;報血仇者一遇見兇手就可殺死他。
神三次宣佈:「故殺人的必被治死」(16、17、18節),只有「誤殺人的」才可以享用逃城的庇護。故意殺人的必須被治死。被殺者的親人有責任為死者報血仇,即使親人對兇手無怨恨,也要報這血仇,因為這是當時迦南和中東一帶的人的做法。
(3) 誤殺之例 (35:22-28)
[22“人若不是出於仇恨,把人推倒,或不是埋伏等著丟東西砸人,23或是在不注意的時候,用可以致命的石頭扔在人身上,以至於死,彼此沒有仇恨,也無意害對方,] 如果要把人定罪,不能只憑一個見證人就定罪。「v24-25會眾就要照典章,在打死人的和報血仇的中間審判。會眾要救這誤殺人的脫離報血仇人的手,也要使他歸入逃城。他要住在其中,直等到受聖膏的大祭司死了。」審判誤殺人者,目的是要救他脫離報血仇人的手,使他歸入逃城。其他地方無這樣的律例。逃城是恩典之城,誤殺人者住進逃城,要到大祭司死後才可以離開。26但誤殺人的,無論什麼時候,若離開了他所逃入的逃城邊界,27報血仇者在逃城邊界外遇見他,把兇手殺了,報血仇者就沒有流人血之罪。28因為誤殺人的應該住在逃城裡,直到大祭司去世。大祭司去世以後,誤殺人的才可以回到他所得為業之地。因為大祭司擔負以色列人的罪,當他死後,在他年代誤殺人的罪就被贖,於是這些人可以離開逃城,報仇的人也不可仇殺他們。我們知道耶穌就是我們永遠的大祭司,祂擔當我們的罪,耶穌就是我們的逃城,當耶穌為我們而死,我們所有的罪就都被贖。
[29在你們一切的住處,這些都要作為你們世世代代的律例典章。
30“無論誰殺了人,必須憑幾個證人的口,才可把那故意殺人的處死;只憑一個證人,不足以判人死。31那犯死罪的殺人犯,你們不可收贖價來代替他的命;他必須被處死。32那逃到逃城的人,你們不可向他收贖價,使他在大祭司未死以先回本地居住。
三、 恩典同在 (V.33-34)
[33這樣,你們就不會汙穢所住之地,因為血能使地汙穢;若有血流在地上,除非流那殺人者的血,否則那地就不得潔淨。34你們不可玷污所住之地,就是我住在當中的地,因為我-耶和華住在以色列人中間。”]
利未人的先祖因流人血而被咒詛,當以色列人得地為業後,利未人起來設立逃城,藉著他們的服事,使別人的咒詛被翻轉。利未人和祭司的責任是保護土地,神使他們的服事成為恩典的出口,他們的逃城就是恩典之城。恩典的施予是要付代價的,領受恩典者卻不需要付代價。誤殺人者走進逃城就有安全,他不需要付代價。利未人居住的城邑,只佔迦南地總面積的千分之一,其實他們可以得更多,他們得的這麼少,就是利未人付了代價。弟兄姊妹,你也可以成為利未人,你的過去可能有犯錯,是受咒詛的,但在耶穌基督裡已被翻轉,就成為恩典的出口,你也可以成為別人的逃城,叫別人得恩典。你在何事上被翻轉,現可以就幫助有同樣咒詛的人,使他們也被翻轉,得著祝福。
「你們不可玷污所住之地,就是我住在其中之地,因為我耶和華住在以色列人中間。」(35:34)民數記在1至3章說到以色列人環繞會幕居住,利未人是環繞會幕而居住安營。神透過利未人住在以色列人中間,因利未人,神免去以色列人的死。因為有教會向神代求,就可救贖百姓。當人殺人、流人血,神不能住在人中間,但神設立逃城,大祭司為誤殺的罪人背負罪孽。神要住在人中間,祂必對付人的罪,利未人在人與神中間作中保,讓神可以住在以色列百姓中間。在這裡我們看到神對罪是不苟且的,神對付罪,但神有恩典憐憫。利未人擔當了誤殺者的罪,使百姓可以進入逃城,當大祭司擔負了誤殺者的罪孽,神就可以仍住在百姓中間。今天耶穌基督擔當了我們的罪孽,使我們成為聖潔,神就住在我們當中.
禱告及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禰是充滿恩典憐憫的神,感謝禰永遠有恩典給罪人,使我們的生命得贖,把一切咒詛變為祝福。求聖靈幫助我們也成為別人的逃城,叫人也得恩典、蒙祝福。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