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15章
Paul 同工 2024-12-19 週四
主題:以基督的心為心
一.神看重內心,敬拜真意 v1-20
a. 執著的心,錯誤的事奉對象
b. 詭詐的心,錯誤的敬拜模式
c. 不服的心,必被拔除
二.神看重信心,救贖原則 v21-28
三.神看重憐憫的心,神蹟起因 v29-39
一、神看重內心:敬拜的真意 (1-20節)
a. 執著的心,錯誤的事奉對象
法利賽人和文士遠道而來,執著於洗手的傳統,認為這是成聖的必要條件。
耶穌指出,他們高舉人遺傳過於神的誡命。
摩西律法教導要孝敬父母,但他們卻藉“戈耳板”的奉獻逃避責任。
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結果是“拜我也是枉然”(第9節)。
這提醒我們:執著於錯誤的事奉對象,只會導致心靈的虛空。
b. 詭詐的心,錯誤的敬拜模式
耶穌批評法利賽人表裡不一,用嘴唇尊敬神,但心卻遠離神(第8節)。
他們專注於外在儀式,卻忽略內心的清潔。
他們將入口之物視為成聖與否的標準,但耶穌強調:污穢人的是從心裡發出的惡念(第18-19節)。
真正的敬拜需要心靈與誠實,內心的真實才是神所悅納的。
c. 不服的心,必被拔除
法利賽人因耶穌的教導而跌倒(原文意為冒犯)。
耶穌說:「凡栽種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第13節)
意味著那些不出於神的教訓,最終都會被神清除。
一顆不服的心,無法進入神的國度,只會與虛假的教訓一同掉進坑裡(第14節)。
二、神看重信心:救贖的原則 (21-28節)
迦南婦人是一位外邦人,為女兒被鬼附而來到耶穌面前。
婦人的信心表現:
1. 堅持不懈:
§ 即使耶穌最初沉默,甚至門徒的不耐,她仍不停止呼求。
2. 謙卑認罪:
§ 當耶穌以“狗”作比喻,婦人承認自己的不配,卻仍然抓住神的恩典不放。
§ 她說:「主啊,不錯,但狗也吃主人桌上掉下來的碎渣。」(第27節)
3. 信心堅定:
§ 從「大衛的子孫」到「主啊」的稱呼,表明她對耶穌身份的更深認識。
耶穌的回應:
「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第28節)
她的女兒立刻得醫治,彰顯出信心的力量和救贖的原則。
三、神看重憐憫的心:神蹟的起因 (29-39節)
耶穌登山治病,許多人將病人帶到祂面前。
外邦人見證神蹟後,「將榮耀歸給以色列的神」(第31節)。
a. 憐憫的表現
耶穌對跟隨祂三天的群眾說:「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和我在這裡三天沒有吃的,我不願意見他們餓著回去。」(第32節)
祂顧念他們的需要,無論是靈裡還是肉體的飢餓。
b. 神蹟的彰顯
耶穌用七個餅和幾條小魚餵飽四千人,還有婦女和孩子。
剩下的七筐,象徵神為外邦人預備的豐盛救恩。
這一神蹟再次強調:耶穌是生命的糧,祂的救恩覆蓋全地。
c. 效法基督的心腸
神蹟源於憐憫,帶來救贖與恩典。
我們應學習耶穌的榜樣,顯出憐憫的心,服侍有需要的人。
結語
1. 內心的純潔:敬拜要真實,內心清潔才蒙神悅納。
2. 信心的堅定:堅持不懈,抓住神的應許不放。
3. 憐憫的心腸:憐憫引發行動,彰顯神的愛與救恩。
呼召:願我們都以基督的心為心,活出神國的價值,成為祂恩典的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