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17 | 要受害的耶穌 | Joseph 傳道 | 澳洲喜悦Favor 611晨禱 | 2024.12.24 週二
馬太福音 17章
Joseph 傳道 2024-12-24週二
題目:要受害的耶穌
弟兄姊妹們,早安!開始新的一週時,我們思想教會生活中,耶穌的重要性。當社會普遍紀念聖誕節時,我們基督徒更加重視耶穌基督的誕生。然而,我們是否真正了解我們所信的耶穌是誰?
在分享前,讓我們先反思:你認為耶穌是什麼樣的?你的答案與經文啟示的一致嗎?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馬太福音》第17章的內容。
一、事件背景
第17章的記錄承接第16章發生的事件:彼得受天啟認耶穌是基督、神的兒子,並且耶穌預告自己將受難、被殺及三日後復活。
耶穌教導門徒要捨己背十字架跟隨祂,並提到有人在未死之前將見到神國降臨。
二、登山變相(17:1-8)
時間:事件發生在「過了六天」後。
地點:耶穌帶著彼得、雅各、約翰暗暗登上一座高山。
內容:
耶穌在門徒面前改變形象,面貌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
摩西和以利亞出現,與耶穌對話。
彼得提議為三位建三座棚,卻被光明的雲彩遮蓋,雲中傳出聲音:「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祂。」
門徒因害怕而俯伏在地,耶穌安慰他們,並吩咐不要將所見告訴人,直到祂復活後。
三、受難預告(17:9-13)
耶穌重申自己將受害、被殺並復活,類比以利亞(施洗約翰)的遭遇。
門徒逐漸明白神的救贖計劃需透過耶穌的受難完成,而非符合人的期待。
四、趕鬼醫治(17:14-21)
一位父親請求耶穌醫治被鬼附的兒子,因門徒無法趕出這鬼。
耶穌責備門徒信心不足,並顯示祂的大能,趕鬼醫治了孩子。
耶穌教導信心的重要性,強調禱告與禁食才能克服屬靈的挑戰。
耶穌的身份
祂是神的兒子,帶來救恩,但這救恩需透過十字架的受苦與復活完成。
信心的操練
面對挑戰,我們需憑信心倚靠神的能力,並以禱告和禁食深化屬靈生命。
聆聽與順服
如同天父的吩咐:「你們要聽祂。」我們當專注於耶穌的話語與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