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18 | 追求生命的服事 | Hannah 傳道 | 澳洲喜悦Favor 611晨禱 | 2024.12.25 週三
馬太福音18章
Hannah 傳道 25/12/2025週三
題目:追求生命的服事
一,回轉謙卑接待 v1-5
二,不絆倒人不輕看人v6-10
三,迷失的尋找挽回v12-20
四,無條件的饒恕v21-35
第十六、十七和十八章可以看作是一個單元,第十六章是在該撒利亞腓立比的山上,主耶穌在那裡告訴彼得︰「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參16:18)。天國權柄在門徒身上, 第十七章登山變像,有聲音從雲彩出來説,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
今天第十八章講神的國在門徒身上,一起開展神的國,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應如何?怎樣拓展神的國、顯明神國,神國在我們心中如何站立得穩,生命很重要。生命是在關係中顯明出來.
耶穌教導門徒天國的待人原則
一、 回轉謙卑接待 v1-5
太18:1 當時,門徒近前來,問耶穌說:“天國裡誰是最大的?”
這時候門徒問一個血氣的問題:「天國裡誰是最大?」, 門徒心裡面還是用屬世的眼光、從人的角度去想天國的事, 所以他們就忍不住想知道將來誰是 最大的,將來的位份如何排列,門徒的觀念仍停留在世俗的權力結構中,
太18:2-4 耶穌便叫過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當中,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迴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 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裡就是最大的。
耶穌的回答讓我們看到,我們必須像孩子一樣simple &pure, 神非常在乎我們是否單純,祂不容許我們摻雜任何其他的動機和不單純的意念。所以主這個要求是絕對的,「你們若不…斷不得…。」,我們要像孩子一樣的謙卑(v4)。主說如果我們能夠真的謙卑像一個孩子在天國裡就是最大的,在神的國裡,要單純和要謙卑,對服事主的人來說非常重要!每一個能夠進入天國的人,都要迴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 不要爭競, 不要驕傲,「存心謙卑」。
太18:5 凡為我的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接待」的原文包含「接受」和「接納」之意,這一節耶穌講到天國子民的彼此接待是沒有條件的。 一個孩子沒有任何的地位、權勢,接待他不會給我們自己帶來任何好處。當我們無條件接待人,神就會這樣接待我們。
二、不絆倒人不輕看人 v6-14
「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沉在深海裡。這世界有禍了,因為將人絆倒;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18:6-7)
使人「跌倒」或「絆倒」都是指讓人對神失去信心離開神, 耶穌在這一段的措辭極其嚴厲。 他稱「絆倒人的有禍了」。 什麼樣的事情會絆倒別人呢?最明顯的絆倒人的事就是信徒沒有效法基督,活出基督的樣式,甚至活在罪中。好些隱藏的罪被查出來,很多人就因此而跌倒了。 耶穌在這裡責備那些絆倒人的人,稱他們“有禍了”,他們終將因此受到神的審判。
我們來教會不是跟隨神,而是跟隨人。
「倘若你一隻手,或是一隻腳,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倘若你一隻眼叫你跌倒,就把他剜出來丟掉。……」(18:8-9)
我們要彼此相愛,要接納、幫助、看顧他人。因著愛的緣故,我們不要絆倒人。這個比喻,表達出不絆倒人的重要性,因為我們若跌倒絆倒人,就砍下來丟掉, 倘若你一隻眼叫你跌倒,就把他剜出來丟掉。
不輕看任何一個人。 (10-14節)
太18:10 你們要小心,不可輕看這小子裡的一個。 我告訴你們,他們的使者在天上,常見我父的面。
“輕看”就是看不起,鄙視。 這樣的態度在天國中是被神禁止的,耶穌知道按照我們屬地的本性,不知不覺中就會“輕看”某些人,特別是靈性軟弱的信徒,因此他告誡門徒要“小心”。
三、 迷失的尋找挽回v12-20
「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路,你們的意思如何?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往山裡去找那隻迷路的羊麼?……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裡失喪一個。」(18:12-14)
牧養中我們的心如何?願意爲軟弱的小羊,先接納,先恩典後真理去挽回我們的弟兄姐妹,用愛去遮掩許多的軟弱不成熟,相信有一天他的生命會成長,因為天父的心意乃是「不願意這小子裡失喪一個」
重看教會的弟兄姐妹,彼此建立;走迷了路,要把他尋回,這是愛的表現。
太18:15-17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 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
當事人面對面私下向他指出錯來。 “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 試想一下,若這位得罪人的弟兄能夠馬上認罪悔改,該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啊! 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18:18-20)
這段經文在16章己經出現過,教會是天國在地上的體現,承載著神極大的的託付和奧秘,帶著神所賦予的權柄: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教會面對罪的問題時要有公義,指出對方的罪,但我們也要為這人禱告,用教會的權柄捆綁這人背後的黑暗權勢,使這人得釋放。神賜教會權柄和能力,其實不是要我們定人的罪,而是要我們叫人得著自由,所以若有人得罪我們,我們要尋找他、為他禱告、挽回他。
太18:19-20 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 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同心合意的禱告蒙神垂聽;奉主名聚會,耶穌就應許在我們的中間。
四, 無條件的饒恕v21-35
太18:21 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
在聽完耶穌剛剛關於如何處理因犯罪被得罪的事情之後,彼得問了耶穌一個很好的問題。知道被人得罪的時,要饒恕他,不是“以惡報惡”。 而是“饒恕七次”, 已經是做的很好了。 然而,耶穌的回答讓人大跌眼鏡。
太18:22 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
七十個七次,在天國裡,饒恕人是無條件的、無限量的。
因為我們若不饒恕人,天父也必不饒恕我們。
v23-34一個王要和他的僕人算賬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是那位動了慈心,免僕人1000萬重債的那位主人,還是剛被免重債,却將衹欠他10兩,緊緊咬住別人不放的僕人呢?
饒恕是真正與我們有益的。 心中的不饒恕,時間久了會成為心裡的苦毒,最終會傷害我們自己的身體、情感和與神自由的交流。 饒恕,不是說那個犯罪的人就不承擔後果,而是我們自己心中放下傷害和苦毒,是被傷害的一方得醫治得必經之路。
饒恕就是十字架的道路,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8),「神愛世人」不講條件、不講順序,也不講付出的代價。主耶穌愛我,是我還作罪人的時候。祂沒有對我說:你先改變吧!我再愛你!等你知道自己的錯了,我再理你;等你離開你現在所犯的罪了,我再饒恕你!祂說:儘管你的罪使我走上十字架,我仍愛你;儘管你在聽聞福音後仍然羞辱我的名,我仍然愛你;儘管你走入教會後仍然軟弱犯罪,我仍然愛你, 神的愛是如此無條件的接納與包容,一個跟隨主耶穌走十架道路的門徒,既然決定一生要學習耶穌的樣式,祂所走過的道路我們也要走;祂所愛的罪人我們也要愛;一個被原諒七十個七次後仍然沒有任何改變的罪人,我們仍然要饒恕祂,這就是上帝的心意。儘管我們意志上很難跨越,我們仍然要學習,因為信仰的道路就是一個每一天聖靈與情慾相爭的過程。主幫助我們跨越突破,因此,讓我們一起學習,去饒恕那沒有任何一點改變,不曾因著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愛跟接納心存半點感激、不曾為自己傷害了我們的行為悔改認錯的人,儘管這樣的人可能每天都在你的視線範圍,當我們突破,就成長;當我們為他們禱告,我們就開始愛我們的仇敵,而我們也就遵行了主的話語,也更能體會上帝的心意。
謙卑和愛、不絆倒人、接待人、挽回人、饒恕人。這是一種生命的服事,也是耶穌所要的門徒,所以我們進天國的目的,不是要追求誰為大,而是要追求天父的饒恕。這裡也顯明「先關係,後事工」,因為耶穌是以關係回答門徒的問題。饒恕和愛曾傷害我的人。當我這樣做,神就更愛我,以致我有錯失時,神也會以恩典遮蓋我。我有很多軟弱,但神用恩典補足我.
禱告及回應:
求主幫助我們放下爭競和比較,謙卑自己,彼此看顧、相愛;幫助我們追求屬神的生命,給予更多饒恕、恩典,好讓神的恩典和愛更豐富的臨到我們, 與弟兄姐妹相處時以人的關係為重,常常用神的話語安慰、鼓勵、造就彼此,相互建立,同心奔走天路。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 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