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26章 |受難序曲| Winnie Cheung 傳道 | 澳洲喜悦Favor 611晨禱 | 2025.01.08 週三
馬太福音 26章
Winnie Cheung 傳道 2025.01.08
受難序曲
一、最後晚餐(v.1-30)
1.神所定的時間v.1-5
2.耶穌被膏抹v.6-13
3.耶穌被出賣v.14-16
4.過逾越節v.17-25
5.設立聖餐v.26-30
二.人的軟弱v.31-35
1.誇口 v.31-33
2.再誇口v.34-35
三.釘十架的序幕v.36-75
1.園中迫切禱告v.36-46
2.耶穌被捉拿 v.47-57
3.彼得不認主v.58-75
受難序曲
這章是馬太福音最後的一個段落,是最後三章的第一章,講到耶穌被賣,被捉拿,被審,將會被釘死和復活。這章有兩個焦點,一個是主自己預備好走上十字架,另方面看到人性的軟弱,神對人的愛為人預備救贖甘心受難,人該如何回應?讓我們一起回到當時的情景,在那麼多的角色中你是那一個角色呢?我今天的題目:受難序曲。 分為三大段
一、最後晚餐(v.1-30) 分5個小點
1.神所定的時間v.1-5
「耶穌說完了這一切的話,就對門徒說:你們知道,過兩天是逾越節,人子將要被交給人,釘在十字架上。」(v.1-2)這是第三次預言受難和復活., 耶穌從半年前己預言自已16:21被審被定罪和17:22-23被釘十架,論到人子將要在逾越節被害.耶穌把天國的比喻和末後的時刻都向門徒清楚交代,祂已經準備好了,要成就天國,叮囑門徒要警醒進入天國;耶穌預備好自己在逾越節時被交給人,釘在十字架上。另一方面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聚集在大祭司稱為該亞法的院裡。大家商議要用詭計拿住耶穌殺害他,看到這些情景都是在神的時間裡各按其時.
2.耶穌被膏抹v.6-13
馬利亞在耶穌死之前,把握時機膏抹主.她在耶穌身上做了一件美事。耶穌預言自已會被殺,門徙都聽見了,大家都不懂反應,唯有馬利亞因愛的緣故有回應.為何她得著耶穌的稱讚?因為她的動機是出於一份對主有很大的愛、很深的奉獻。對當時的婦女而言,這香膏是為了預備將來出嫁用的,她卻甘願為耶穌獻上;再加上愛心就成為最好了,一直被主所記念.今年發射2025我們全心依靠神,與神綁在一起,把握復興的浪潮勇敢去廣傳福音,我們所擺上的,就會一直被神記念。
3.耶穌被出賣v.14-16
[當下]是指馬利亞膏抹主的時候,猶大卻出去賣主.他得了三十塊錢,這是一個奴僕的價值;這三十塊錢與香膏的價值是無法相比的。耶穌被祂很信任的門徒出賣了,祂甚至把一切錢財交給猶大管理,可惜猶大選擇了要錢不要主。馬利亞抓住機會向主獻上愛,猶大找機會出賣主.
4.過逾越節v.17-25
v20到了晚上,耶穌和十二個門徒一起坐席守逾越節。就在吃飯的時候,耶穌指出有人要出賣他,v23同我蘸手在盆子裡的.就是他要賣我.祂並非公開的指出,但出賣耶穌的人聽見那話應該心裡明白.「賣耶穌的猶大問他說:拉比,是我嗎?耶穌說:你說的是。」(v.25)這裡是第二次機會,主想挽回猶猶大.但猶大的敗壞和他的不悔改!耶穌已說知道猶大跟祭司長的交易要出賣自己,仍給猶大機會,猶大仍然選擇在黑暗中出去,走上永遠滅亡的道路。這裡除了看見人性的敗壞外,更看見是主自己的慈愛和預備,預備為人的罪而死。
5.設立聖餐v.26-30
耶穌在他們吃逾越節晚餐的時候,說出這番話v.26-28「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一下子從逾越節筵席轉變為聖餐。從舊約到新約,同樣表達立約之事。耶穌把一個舊變新的恩膏帶下,這恩膏是藉基督的寶血帶來極大的愛和饒恕。耶穌在這個神作工的時刻跟門徒立下新約,成就完全的救贖。v.29「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裡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這裡也透露了耶穌快要死了,因祂說不再喝這葡萄汁,要直到復活後再喝。
二.彼得的軟弱v.31-35
1.誇口 v.31-33
V31我要擊打牧人,羊就分散,預言門徙分散,彼得三次不認耶穌, 彼得不認識自己,揚言眾人雖因祢跌倒,我卻求不跌倒.高估自己比別人剛強.
2.再誇口v.34-35
主告訴門徒即將有的危險。這時彼得就衝動起來,說即使死也要跟著耶穌,耶穌便預言他將會三次不認主,然而這也是愛的提醒。無奈人的軟弱看不到自己的問題,即使有愛的提醒,卻聽不進去.求主幫助我們不要自誇.
三.釘十架的序幕v.36-75
1.園中迫切禱告v.36-46
耶穌帶著門徒來到客西馬尼園,然後帶著彼得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再向前走;在這裡禱告,憂愁起來,極其難過,耶穌更深的禱告和順服。v.39「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這是耶穌人性的掙扎,因為面對死亡、十字架的痛苦真的很艱難。耶穌三次求問天父這個杯是否可以拿走?然而不要照祂的意思,而是要照天父的意思。耶穌清楚知道,祂來到這世上是為了成全神作工的時機,但面對這個時刻誰又承受得了?我們的主耶穌那麼強壯也承受不了。祂有掙扎,但卻選擇徹底的順服! 讓我看到今日我們跟耶穌可以跟到多遠,在耶穌最需要時,我們是否能擺上自己。在十二門徒中,一個已跟不上,餘下十一個來到客西馬尼園,再有三個往前,這三個是看見耶穌登山變像的,常常與耶穌一起的,是耶穌最親密的,他們仍跟到最後,但當耶穌這時有很大的需要時,門徒卻不能跟上,反而睡著了,只剩耶穌孤單一個往前,他們三次都不能陪伴耶穌往前行。
神盼望我們都能跟到底,但當我們做不到時,耶穌仍然有愛, v.45「於是來到門徒那裡,對他們說:現在你們仍然睡覺安歇吧(吧:或作嗎?)!時候到了,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裡了。「時候到了」是指神作工的時刻到了,人子被賣在罪人的手裡。「起來!我們走吧。看哪,賣我的人近了!(v.46)」我們的主很清楚自己已被出賣,並且已經跟父神禱告過了,祂願意死。此時,猶大帶了人來拿住耶穌,門徒也四散逃跑了,但同時我們也看見耶穌願意的心,就是不再掙扎,把自己交出來。
2.耶穌被捉拿 v.47-57
在耶穌和門徒說話之間,猶大就帶人來抓耶穌,以與耶穌親嘴為記號讓那些人辨識誰是要被拿住的人。這時,彼得拔出刀來向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耶穌就叫彼得收刀,祂可求父派十二營的天使來保護他;但若祂不走上十字架,那麼經上所說的事情就不能應驗了。這一切的事成就了,為要應驗先知書上的話。當下,門徒都離開他,逃走了(參v.47-56)。 耶穌隨後被帶到公會,在大祭司該亞法那裡去接受長老和整個公會的審判。祭司長和全公會尋找假見證控告耶穌,要治死他。不斷有假見證來控訴耶穌,然而仍無法把祂入罪,因為耶穌什麼都不說。在這段審判期間,大祭司問祂:「你是神的兒子嗎?」這句話使耶穌無法不回答,於是只說了一句:「你說的是。」並且透露祂日後將要駕雲降臨。大祭聽了就把祂治死,大家也群起對耶穌說:「他是該死的。」並且出手打祂。
3.彼得不認主v.58-75
彼得在園子裡觀看一切事情的發生,他三次不認主。第一次有人問彼得是否和耶穌是一伙的?他說:「我不知道你在說甚麼?」第二次還起誓說:「我不認識這個人!」第三次又再次起誓說:「我不認識那個人!」立時,雞就叫了。彼得想起耶穌所說他在雞叫以先三次不認主,他就出去痛哭。(參v.57-75) 在彼得身上我們看見人性的軟弱。我們說了很多的話,但其實也做不到,對主的愛也不夠。另外,可以看見公會、大祭司及長老們是一意孤行地要把耶穌殺死,但同時若不是耶穌願意把自己交出來,是沒人能殺祂的。耶穌願意把自己交出來,只因為祂要成就天國,好讓我們能進入天國!倘若耶穌不為我們受死,我們仍然有罪,就是如何努力作工也無法進入天國;但如今耶穌為我們受死,只要我們願意相信及活出信心,存著神的愛走祂的路,就能進入天國。
整個場景來到大祭司的院子裡,這時耶穌已經得著榮耀,並且他要再一次回來彰顯他的榮耀。十字架道路的最後,就是得榮耀的時候降臨。整章聖經告訴我們時候快到了,在這美好的時刻,我們要作一件美事、要與神立約、要禱告分辨、要更深明白神的話,並與耶穌一起分享他的榮耀。因此這不是灰暗的一章,而是天國君王走他最後一步的一章。當他走完這一步,整個爭戰的勝負就決定了。因著耶穌得勝,我們也
禱告和回應:省察自己是否像彼得不認主、猶大出賣主、或其他門徒不能往前行、或逃跑離開主,求主繼續扶持我們,接納我們,幫助我們,愛我們。當我們面對壓力困苦,求主幫助我們好像耶穌般,對人仍然有愛及接納,也幫助我們懂得祈禱,及看重神話語的成就,並順服神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