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 3章
Ps. Winnie Law 2025-09-04週四
題目:滿有主榮光的新約執事
一、保羅的推薦信v1-3
二、新舊約的職事v4-11
三、除帕子心歸主v12-18
前言:
哥林多教會是保羅在第二次宣教旅程中建立的教會,他在那裡住了一年零六個月, 將神的道教訓他們,堅固門徒的信心(徒18:11)。
他為了福音的緣故,沒有從哥林多教會支取薪金,他的生活費是與同工亞居拉和百基拉靠織帳棚賺取的。
但他離開後,有假教師來到,詆毀保羅和他所傳的道,引起信徒對保羅的質疑。
保羅很爱這個教會,他曾經給哥林多教會寫了四封信,現在存留下來的只有兩封,就是哥林多前書和哥林多後書,他用真理引導信徒歸正。
一、保羅的推薦信v1-3
v1 我們豈是又舉薦自己嗎?豈像別人用人的薦信給你們,或用你們的薦信給人嗎?
這裡講到薦信,那時,寫薦信是非常普遍的事,就是當一個傳道人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要帶著原來服事教會的一封信,寫著他這人怎樣,他的服事怎樣,能力與才德等,讓要聘用他的人对這個傳道人有認識。
保羅自己都會為別人寫推薦書,他曾經為堅革哩教會的女執事菲比前往羅馬教會而寫推薦書(羅馬書16:1)。
在哥林多前書16:10—11,和腓立比書2:19—24,保羅曾寫給哥林多和腓立比教會介紹他的同工提摩太。
所以,若需要推薦書,對保羅來說並不是難事。
問題是:哥林多教會需要使徒保羅的推薦書,這就是問題。
如果是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先知或教師到教會來,為了查驗其真偽,當然需要推薦信。
但哥林多是保羅自己開拓的教會,即使他離開了一段時間,為甚麼會友都對他產生疑惑呢?
當保羅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話語中已經表露了他傷心的情緒。
雖然這種薦信很普遍,但也有弊端,有人作假,薦信的內容不真實,或有人冒名頂替,他們到各教會招搖撞騙,騙吃騙喝騙財,傳一些是似而非的道;甚至有人假冒使徒,在教會中作威作福,還為了自己的利益混亂了神的道,帶人走上錯誤的路,正如2:17「許多人為利混亂神的道」。
這些人卻以自己有很多教會的薦信而自誇。
保羅走後,有教師帶著推薦信來到哥林多教會,並且暗指沒有薦信的傳道人是低檔次的,恰巧保羅就是沒有任何薦信來到哥林多教会,這使信徒們產生混亂,並質疑保羅的資格。
所以保羅要講到薦信,他沒有人手寫的薦信,也不向任何人取薦信。
在哥林多前書和後書的第一章第一句,他都是說自己是「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他是神所呼召和差派的。
v2 你們就是我們的薦信,寫在我們的心裡,被眾人所知道、所念誦的。
「你們就是我們的薦信」,意思就是要哥林多的信徒自問:「保羅傳道給我們之後,我們的生命有沒有改變?聖靈是否在我們身上作工?」
保羅要他們思想:「薦信在你們心目中的地位,是否比生命的改變重要呢?」
保羅不像其他人用高言大智、玄學、哲理或很吸引人的講話技巧,使人信服。他所傳的是基督的十字架,就是基督的救恩。
保羅清楚地知道,他所傳的福音使信徒們的內心行為生命都有改變,這是眾人看得見的,而且眾人也稱誦這些人的生命改變、可能還歸過榮耀給主,這可作為保羅有使徒資格的鲜活証明。
「但你們卻這麼快忘記了嗎?還問我有沒有薦信!」
v3 你們明顯是基督的信,藉著我們修成的:不是用墨寫的,乃是用永生神的靈寫的;不是寫在石版上,乃是寫在心版上。
每一個基督徒都是基督寫給這個世界的信,這信是藉著牧者和傳道人「修成的」,「修」=服事,即是以牧者和傳道人的服事而寫下來的,寫下來的就是永生神的靈(聖靈)。透過每一封信,就是每一個基督徒的生命,世人就可以認識基督。
這封信有兩個特點:
1)不是用墨寫成,乃是聖靈寫下來的,
2)不像摩西手上的石版(神在西乃山親自寫下十誡的石版),乃是聖靈寫在信徒們的心版上。
一個基督徒的最佳薦信,乃是他自己在主裏的工作成果和生活表現,遠勝於口頭自薦和別人的推薦。
同樣,喜悅611就是我們的薦信,看到弟兄姊妹來到這裡,領受神的話,在牧養中被愛被醫治,生命被調整,生命中各個層面(關係經濟健康學業工作等),都大有改變,這就是我們的薦信。
但我們不要自誇,不要以為是自己的能力有多高,因為全都是基督的救贖之恩和福音的大能,所以我們要更加殷勤,讓更多人能領受神的恩典,生命翻轉,讓神得榮耀。
二、新舊約的職事v4-11
v4我們因基督,所以在神面前才有這樣的信心。
v5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甚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
v6他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着字句,乃是憑着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
保羅指出自己是憑著神的指派,承擔「新約的執事」,執事=執行主人命令的僕人,即是作為主的僕人,肩負著傳福音的大使命,這不是自己能夠這麽做,乃是出於神。
v6「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
舊約是神透過摩西,在西乃山给祂所揀選的子民以色列人頒布的律法,目的是要他們遵守,活出聖潔的生活,見證神的榮耀。
可是,沒有人可以守得住所有的律法,在神面前稱義,而律法卻是定人的罪,並不能讓人得生命,所以是死路一條。
新約的作事原則,是靠著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把神的律法寫在我們的心上,帶領人去遵行神的話,所以是有盼望的活路。
v7那用字刻在石頭上屬死的職事,尚且有榮光,甚至以色列人因摩西面上的榮光,不能定睛看他的臉;這榮光原是漸漸退去的,
v8何況那屬靈的職事,豈不更有榮光嗎?
v9若是定罪的職事有榮光,那稱義的職事,榮光就越發大了。
v10那從前有榮光的,因這極大的榮光就算不得有榮光了。
v11若那廢掉的有榮光,這長存的就更有榮光了。
摩西曾經在山上跟神說話,因此臉上有了榮光,以色列人看見他的時候不能定睛看他,所以他就在臉上蒙着帕子。
保羅把這件事情跟新約事奉神的人之職分作比較:
舊約的職事,是服事律法的職事:
"是屬死的職事”
"是定罪的職事”
"是從前有榮光的”
"是廢掉的”。
新約的職事,是有聖靈運行的工作:
"是叫人活的"
"是屬靈的"
"是稱義的"
"有更大的榮光"
"是存到永遠的"。
保羅根據這比較解釋:
若那使人死亡的法律尚且帶來榮耀,那麼,那使人活的聖靈的功用,豈不更有榮耀嗎?
若定罪的功用會帶來榮耀,那使人稱義,宣佈人無罪的功用,就帶來更大的榮耀了。
既然現在有了更輝煌的榮耀,從前的光輝就黯然失色了。
若那漸漸褪色的尚且有榮耀,那長存的一定有更大的榮耀。
既是這樣,我們這些訴恩的罪人,原是不配的人,得著神的揀選,呼召成為「新約的執事」,能夠與聖靈同工,在有極大榮光的神國事工中有份参与,是何等大的恩典和榮耀的事。
今天我們得以服事神,不要与別人比較,不要埋怨做得多,不要因困難而洩氣後退,更不要逃避神的呼召。
我們要看得更高,為能夠与神同在,在祂榮耀的計劃中有份而高興,献上感恩。
三、除帕子心歸主v12-18
v12我們既有這樣的盼望,就大膽講說,
v13不像摩西將帕子蒙在臉上,叫以色列人不能定睛看到那將廢者的結局。
「將廢者」=使失效,廢除,原文時態的意思是「那漸漸廢去的」。
此字和3:7「漸漸退去的」和3:11「那廢掉的」在原文是同一個字。
「那將廢者」直譯是「那已經被廢掉的」,應該是指「舊約律法整個事工」。
百姓不能看摩西的臉上神的榮光,所以摩西用帕子蒙臉,但他只是神的僕人,神的榮光只是暫時停留在他臉上,是会逐漸褪去的,這象徵摩西律法短暫的功用。
說明在舊約中遵守神律法的方式,在新約的時代,因著耶穌基督的救贖,已經廢去了。但是耶穌來,不是要廢掉律法,是要成全律法。
新约中,人不再靠自己的努力去遵守律法,
而是聖靈住在我們的裡面,帶領人進入真理,認識神,親近神,順從聖靈,讓基督在我們生命中作主,有力量活出神的話。
v14但他們的心地剛硬,直到今日誦讀舊約的時候,這帕子還沒有揭去;這帕子在基督裏已經廢去了。
v15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誦讀摩西書的時候,帕子還在他們心上。
這一段「帕子」出現了5次。
「帕子」象徵使人視線模糊的障礙物,有兩個意思:
1) 以色列人以擁有神所賜的律法而誇口,因看重律法而對於基督有成見,這成見使他們不能明白基督的救恩,也不明白神的旨意。
2) 律法是神跟人中間的阻隔就,因為人不能守住律法,使公義的要求沒有得着滿足,有罪的人不敢親近神,使神与人之間有阻隔。
摩西自己雖然偉大,卻沒法叫以色列人親近神,當神在西乃山顯現時,百姓就懼怕。
那麼,以色列人的出路和盼望在哪裡呢?
v16但他們的心幾時歸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了。
當他們的心幾時歸向(=轉向,改變方向)主,那使他們不能認識基督的阻隔就可以除去。當他們承認耶穌基督是主,他們就能夠明白神在舊約中所啟示的救贖真理。
透過基督的代贖,我們的罪得赦免,並且能与神和好,不需要怕自己有罪,而不敢進到神面前,我們可以坦然無懼地到神的施恩宝座前,得憐憫恩典和隨時的幫助。
所以關鍵是接受耶穌是基督,是彌賽亞。
我們要為以色列祷告,他們何時轉向主,這阻隔就会除去,面對面見彌賽亞耶穌,可以與神有親密的交通。
求聖靈光照我們,是否有帕子攔阻我們真正認識神呢?有甚攔阻我們与神建立親密的關係呢?
是不信?自我?理性?人的頭腦想不通的就不理會,把神限制在我們的有限認知中?
若神是這麼小,就不是神了,信祂有甚麼用呢?
求主除去我們的硬心,願意挪去蒙臉的帕子。
v17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哪裏,那裏就得以自由。
「主就是那靈」,那靈就是那感動摩西把律法寫下來的靈。
今天,我們接受耶穌,就是把三位一體的神接進心中,不單有天父和耶穌,也有聖靈,神有這三個位格,不是分開,而是一體的。
主的靈住在我們裏面,我們就不再被律法縛束,在主裏面得以自由。
我們以為自己是自由的,但其實我們的心中有很多的捆綁和纏累: 慾望(想得更多金錢、房子和享樂)、權利、上癮(打電動、買東西、酒瘾或咖啡瘾)、心存怨恨(不饒恕、仇恨、嫉妒)…….等等。 若我們有這些,就使我們不能自由。
但在基督裡是有盼望的,我們能夠靠著耶穌基督,靠著聖靈,勝過這一切的纏累我們的罪,並且甘心遵守神的話,活出神的話語。
v18我們眾人既然敞着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裏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
今天在基督裏的任何人,都可以敞着臉來到神面前,接受祂的光照,就像人常從鏡子裏看見自己有需要修飾的地方那樣,叫我們的生命漸漸變成主那樣榮美的形狀。
結語:
“喜悅”和我們的組員是我們的薦信,作為教會的領袖和小組長,因為教會推行許多事工,常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在這些事工上,但從張牧師和師母一直的教導,和他們以身作則,叫我們要看重弟兄姊妹和組員的生命。
在牧養之後,他們有沒有正面的改變,扭曲的看法和做法是否被調對位置,這才是神所看重的。
耶和華的靈在我們身上,祂已恩膏我們,所以我們要花時間及精力投放在人的生命上,作醫治和建立生命的工作。
當人除去硬心、固執和不饒恕等,願意順服聖靈的帶領,那攔阻人与神關係的帕子就除去,能更明白神和神的心意,行神喜悅的事。
有信心,願意起來回應呼召,成為新約的執事,這職事比舊約的職事有更大的榮光,乃是存到永遠的屬靈的、稱義的職事。
主的榮光也會在我們身上,我們的言行舉止都反映出基督在我們裡面的新生命。
祝福:
感謝主揀選了我們成為新约的執事,可以與聖靈同工,在神永恆的計劃中有份。求主幫助我們在這身份中站穩,殷勤服事主,一生跟隨祢。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祝福。
先知性行動:
用外套(代表帕子)蒙住自己的頭,包括眼及臉,然後牧師讀到聖經的最後一節時,「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裏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v.18),就將帕子從頭上拿走。
奉主耶穌的名宣告,我們已除去臉上的帕子,我們的心歸向主。